摆渡般变身悬空“水体”博物馆 上海双年展委约作品数创新高

18.04.2021  07:03
2021 04/18 05:43 分享 返回

  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开幕,本届主题“水体”与上海独特的历史与地理息息相关。上海地处黄浦江和长江交汇处,邻近人工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水流重塑了地理环境,也为生命带来新的活力。在现场,艺术作品不仅拓展了“水体”概念维度,还讲述了生命源泉的水如何超越地域,将个体相连。

  作为疫情以来全球登场的首个重量级双年展,第十三届上海双年展“水体”挑战固有双年展形式,正在创造时间跨度最长、渗透领域最广的历史。据介绍,从2020年11月10日开始,至2021年6月27日跨度8个月的时间里,上海双年展为观众打造环环相扣、渐趋增强的三段式体验。三段体验按时间顺序分隔,依次是“湿运行”(2020年11月10日至14日)、生态联盟(2020年11月15日至2021年4月9日)、一个展览(2021年4月10日至6月27日)。

  如今,“一个展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式亮相。展览以“”为线索,依托延伸展览、水域人文视觉版图、水文漫步等活动,邀请市民一同感受和想象上海这座水乡城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全球各地64位/组艺术家总共带来76件/组作品,包括雕塑、装置、手稿、绘画、表演、录像、电影等多种形式,拓展“水体”概念的维度。其中专为本届双年展委约创作的作品数量创下历届双年展新高,多达33件,此次可谓全球首次亮相。

  挑高的展馆大厅里,一艘高悬的木船占据显眼位置,构成对于展览主题的一个鲜活注解。这是曹明浩、陈建军合作的《水系博物馆》。木船原为都江堰下游一条闲置的摆渡船,艺术家邀请两岸居住者使用当地的废弃木料持续参与船的重新设计、建造,并在船上写满与水有关的记忆。木船由此成为一座浓缩的水系博物馆,呈现水系演变,亦折射出当地居民与水系相处的诸多故事与智慧。

本文来源:东方网 作者:熊芳雨 责任编辑:姚卫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