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水仙PK漳州水仙还有多少路要走

05.03.2015  16:00

据史料记载,“崇明水仙”与福建漳州水仙、浙江普陀水仙并列为中国水仙的三大栽培类型;崇明水仙还和外冈蜡梅、松江银柳并称“上海三宝”;崇明水仙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史,其浓郁的芳香可与英国玫瑰齐名,是点缀元旦和春节的冬令时花。

□通讯员 杜烨 记者 黄粉扣

花鸟市场,难觅崇明水仙踪影

冬春交际,正是崇明水仙吐露芬芳好时节。然而,记者漫步申城各大花市,却只闻漳州水仙花香,难觅崇明水仙踪影。有资料显示:漳州水仙年产3000万只,仅上海市民每年消费就达800万只。而崇明水仙年产只有20万只,在上海巨大的水仙花市场里,所占份额仅为2.5%……上海理应是崇明水仙的“主场”,但市况却如此惨淡,于是乎,众花友只能一声叹息:“上海本土的崇明水仙双瓣,香浓,可为何就是买不到?

产量太低,不及漳州水仙一成

日前,记者走访了崇明百叶水仙花专业合作社,以寻找答案。据悉,正宗的崇明水仙90%以上产自该合作社。

大年初十,新春的年味还未散尽,但合作社里已经忙得热火朝天。员工们正忙着给栽种在田间的水仙进行叶面施肥,为水仙输送“氮磷钾”等元素,促进根须生长,为来年丰收打下基础。合作社负责人施克松也忙得不可开交,种植水仙,老施坚持严把品质关,办公室里几乎很难看到他的身影,想要找他,准在水仙花种植基地的大棚里。

据施克松介绍,2014年,崇明百叶水仙花专业合作社的水仙产量达20万只左右。水仙是年宵花,过年前四五天,合作社的水仙花就已经销售一空。一位在徐汇区开花店的老板在百叶水仙花合作社批发了188盆崇明水仙,没几天便销售一空,等到想要补货,合作社已无花可卖了。“既然市场需求如此红火,那为什么不扩大种植规模?”施克松表示,在“文革”期间,曾经广受追捧的崇明水仙被铲除殆尽,改革开放后,尽管崇明人多次试图重续“花脉”,却因良种尽失,屡屡受挫。一辈子与花卉绿化打交道的施克松是崇明“施家花厢”后人,对种植鲜花颇有心得,他不忍祖辈栽种的崇明水仙就此“无后”,十多年前,他下定决心,要为挽救崇明原产水仙尽最大努力。施克松遍寻全岛,总算在杂草地里、河滩边搜集到仅存的几十株野生崇明原产水仙;之后,他又耗时10年,投入数百万元,筛选良种,摸索培育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崇明向化镇水仙花种植基地的大棚里,崇明水仙终于带着扑鼻的清香“复活”了。但施克松坦言,由于种球有限,目前的产量只有这么多。为保持崇明水仙品质,去年施克松还狠心淘汰了上百万只种球。“再过三年,崇明水仙的产量才能达到100万只。

从20万只到100万只,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但若是与漳州水仙3000万只数量相比,则实在令人“汗颜”。因为,就算三年后,崇明水仙产量达到100万只,但较之于漳州水仙800万只的上海市场销量,也不到10%。

创新营销,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事实上,能够顺利销售掉现有的20万只崇明水仙,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往年崇明水仙上市时节,施克松便和儿子开着小货车满上海的跑,到处吆喝着推销崇明水仙。2014年,老施改变了销售策略,他在孙桥现代农业园区花卉市场三区租下70号大棚,满满当当摆上崇明水仙,等着花卉商上门采购,同时还对市民零售。价格上,老施也动了一番脑筋,原来合作社的水仙最便宜的卖18元一盆,18元之后是价格断档,若不买18元的产品,便只能选择180元的盆栽水仙。为打开“散客”市场,迎合市民胃口,2014年,合作社丰富了价格梯度,开发了各个价位的盆栽水仙,供市民选择。包装上,老施同样不遗余力,除了原有的景德镇瓷盆,老施还跑了好几个国内有名的瓷器市场,淘回了福建德化、广州潮州等地的瓷盆,为崇明水仙添彩。作为“年宵花”,施克松还给自家的水仙产品取了很多吉祥如意的花名:十个球的大盆水仙名曰“十全十美”;八个球的叫“八仙过海”;六个球的称“六六大顺”……不仅如此,老施还在儿子的支持下,开起了淘宝店,最远卖到了黑龙江和四川省。

所有努力都没有白费,据施克松介绍,虽然今年是崇明水仙的“小年”,但与去年的“大年”相比,合作社的水仙花销量不降反升,足足比去年增加了三成。尤其是试水在孙桥现代农业园区花卉市场开设销售批发点这一举措,为拓宽崇明水仙销售渠道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复瓣香浓,崇明水仙有其优势

在我国,水仙以福建漳州和上海崇明的水仙最为有名。可以说,两者齐名,同出一源,组成中国水仙两大品系。要说名气,崇明水仙一点也不输给漳州水仙,但是,两者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却不可同日而语,在人们的眼中它们分属于两个“等级”,不可能在一个平台上进行PK。

对此,沪上知名园林专家邬志星表示,崇明水仙PK漳州水仙,并非没有优势。首先,崇明水仙的名气与漳州水仙相当;其次,漳州水仙98%以上为单瓣花,崇明水仙则以复瓣花为主,上海人称之为“双瓣”,这是一个卖点;第三,崇明水仙的花香更为浓郁。一间一二十平方米的房间里摆上一盆崇明水仙,花香可以溢满整个房间。最近几年,很多上海市民也唤起了对崇明水仙的向往。无奈崇明水仙产量实在太少,20万只崇明水仙,“混迹”于800万只漳州水仙中,实在微乎其微。

邬志星建议,崇明水仙要做大做强,靠一家合作社单打独斗很难实现。必须有政府力量的支持和介入,建立崇明水仙攻关课题组,联合高校、农科院等各方力量,加大对崇明水仙的科研开发力度。“荷兰的郁金香产业为什么这么成功,关键在于建起了工业化中心,搭起了产业链。”他说,“我们来算一笔账,漳州水仙的种植面积为1万亩,产量3000万只。如果崇明水仙能拿下上海一半的市场,也就是400万只水仙球,可以为近2000亩崇明土地找到好出路……

地方标准,助推崇明水仙复兴

近日,由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牵头,崇明县林业站、崇明百叶水仙花合作社参与的《崇明水仙生产技术规程》顺利通过市质监局的批准发布,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地方标准”出台,有望助推这朵沪上传统名花走出崇明,香飘万里。

据相关科研人员介绍:“崇明水仙的栽培大多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效应。产品没有统一标准,良莠不齐,因此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如果崇明水仙的生产和质量不能实现标准化,竞争力将越来越差。

为此,2013年初,由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牵头,崇明县林业站、崇明百叶水仙花合作社参与,组成了一个7人《崇明水仙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编制项目组。成员们跑遍漳州、舟山、平潭等地,搜寻“金盏玉台”、“玉玲珑”等不同类型的水仙,再进行种植试验。项目组还将崇明水仙种进滨江森林公园、长风公园等几大公园,以期让标准化生产的水仙适应上海各地区的环境。

为了切断病毒传染源,专家们尝试“间作”的方式,一茬水仙一茬农作物交替种植,既减少病毒感染率,又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经过几年试验及其数据,最终化为一套标准。《崇明水仙生产技术规程》对崇明水仙的栽培技术、灌水方式、病虫害防治等作了标准化指导。

原先农户自己种,直径8.5cm以上的一级种球都不到50%,卖不出好价钱,种植难成规模,农户就越来越没信心。而按这套标准操作,一级种球可达百分之七八十,可实现工厂化生产。”项目组人员说。

目前,技术规程已由市质监局发布,并于3月1日起实施。相信不久,崇明水仙有望复兴。

记者手记:

崇明水仙的遭遇让记者不由想起了崇明的另一个名牌产品——崇明清水蟹。据市场分析,上海每年消耗大闸蟹60000吨,而崇明每年出产清水蟹250-300吨左右。也就是说,崇明产的清水蟹,上海人一天就吃完了。一边是庞大的市场需求;一边却是崇明本地“捉襟见肘”的产量,甚至还有小部分崇明蟹农的螃蟹“卖不动”现象。如何抓住市场,提升产量,进而对接市场,其间有很多功课要做。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崇明水仙要做大做强,必须要有多方力量的支持和介入,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的合力,才能真正闯出一片天地来。可喜的是,《崇明水仙生产技术规程》顺利通过市质监局的批准发布,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地方标准”出台,有望助推这朵沪上传统名花走出崇明,香飘万里。

做大做强水仙花产业,过程肯定非常艰辛曲折,但做好了,于百姓、于崇明,都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