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应届毕业生求职到位率调查报告》发布 就业难度下降

15.04.2016  14:51

本次调查对象被限定在2016年毕业的本科毕业生和硕博士毕业生。 调查显示,毕业后明确将继续求学(26.0%)、当公务员(3.0%)和创业(1.3%)的学生占到三成,另七成的毕业生中43.3%已经得到工作,有四分之一的毕业生已收到雇主录用的意向,但是学生还在犹豫是否接受,而17.9%的学生不找工作,苦于没有工作机会的仅占6.7%。


由于大学毕业后的去向有多种选择,而不同选择对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影响并未显现出明显的差异,毕业生们对“毕业后是否马上就业”产生了选择困难。


调查发现,即使有约30%的毕业生确定在国内或者国外继续求学,他(她)们中仍有不少人会去申请工作机会或者实习机会,希望即使不会马上工作也能有段工作经历,对职场有所体验。


同样,已经获得offer的毕业生中也有一定比例的人,对于自己是否就此有个“”的职业开端并不肯定,所以延迟签约或者签约后毁约的现象日益频繁。 


名校学子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多数名校生并不急于定下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数据显示,约有三分之一211、985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求学进修,而打算毕业后就工作的名校生中的多数人仍处在对就业机会的选择和比较中。


一线城市成为多数大学生工作和读研的首选地区。由于一线城市拥有较为成熟、丰富的服务产业和众多的知名企业,可以提供更多适合大学生学识、眼界和施展才华的工作机会。

       

多数毕业生期望年薪4.5~10万元,并表示多数雇主可以满足毕业生的收入要求,但是毕业生对雇主的要求不仅限于收入,也并未计划在一家企业里长期服务,毕业生对雇主提供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期望较高。

       

人力资源专家分析,大学生能对自己前途的多重思考是一个趋好的现象,数据上看,读研、创业、做公务员和求职就业的比例分布也较为合理,但是毕业生对前途的考虑和对职业机会的选择比较功利。


虽然毕业生们并不打算在一家企业长期服务,但是对第一份工作又寄予过高的期望。调查发现,毕业生们都希望从第一份工作获得专业技能、经验和人脉,不少人对于自己两三年后达到的职场地位有明确的目标,甚至已经设计好工作几年后跳槽或再去学校进修的路径,但是很少提及对雇主的贡献和回报,更几乎无人提及对“社会现状的改变”。另有12%的毕业生表示“不想再求学”。


(看看新闻网记者:邱旭黎)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