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正月初五清静“迎财神” 告别雾霾与噪音

23.02.2015  10:43

  2月23日消息:正月初五“迎财神”,家家户户少不了要放几挂鞭炮,可今年许多市民都感觉:“迎财神的鞭炮声,和往年不好比了。

  记者从消防部门获悉,2月22日(初四)零时至23日(初五)1时,火警66起,比去年同期下降40%;出水7起,比去年同期下降64%。多处重点商业圈项目都未见燃放烟花爆竹。

  记者昨晚现场采访4小时发现,中心城区放鞭炮的市民并不多,即便是从23时45分开始的那一波最高潮,也仅持续了半小时不到。陆家嘴街道的平安志愿者杨忠良感叹说:“以往大年初五的零点时分,是整个春节最闹猛的时候。没想到今年刚一过零点,鞭炮声就变得稀稀拉拉了。以我多年经验估算,今年迎财神的鞭炮比往年少了四成左右。

  昨晚11点多,记者在豫园采访时,感受到的是出奇的安静。“一方面是豫园本身就是禁放区域,另一方面则是居民们的环保和安全意识都大大增强,主动拒绝燃放鞭炮。”豫园街道古城居委的平安志愿者张国毅左手拎着灭火器,右手拿着手电,跟其他几名志愿者在辖区内反复巡视。

  老张所在的古城居委,紧邻着豫园,辖区内都是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建筑。“砖木结构多,通道狭窄,一旦要是着起火来可不得了。”从除夕夜开始,老张就安排了10名平安志愿者在以往容易有人放鞭炮的5个点,从晚上8点值守到次日凌晨1点。老张告诉记者,除了巡视是否有人燃放烟花外,志愿者们每人随身携带一个灭火器,以应对突发情况,“不过,直到现在,灭火器还一直没打开用过。

  爆竹声少了,可平安志愿者们紧绷的弦却依然丝毫不能放松。“除夕夜的烟花爆竹量是明显减少了,可真正考验上海的还是在今晚。”位于浦东陆家嘴街道的梅一小区,今年属于可以在指定地点燃放爆竹的区域。负责这一区域的平安志愿者杨忠良晚上7点多就从家里出来了,拿着扩音器挨家挨户再告知一遍。

  晚上9点开始,陆陆续续有居民拿着鞭炮到小区的指定地点前来燃放。老杨和几个志愿者站在燃放区域外,指导居民如何安全燃放。老杨说,从今年的情况来看,燃放量肯定要少很多,“以往这个时候,家家户户早已经爆竹声响个不停了。”他告诉记者,今年燃放大型烟花的人家更是少了很多。

  事实上,除夕烟花爆竹燃放量的大幅减少,已经在年初一的空气质量上得到了体现。在浦东塘桥街道,大年初一的蓝天更是成为了平安志愿者夏雷磊向居民宣传禁放烟花爆竹的新鲜“教材”。夏雷磊说:“以前每年春节基本上都会接到居民关于烟花爆竹扰民的投诉,但今年的投诉量明显减少。

  少一点烟花爆竹,换取上海更多的蓝天白云。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意识到,热闹的春节不应只有烟花爆竹,神清气爽、平安祥和的春节其实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