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检察院反贪局林珏光:反贪老兵身患癌症不下“火线”

02.02.2016  21:24
   

    “他是市院反贪局专职联络指导我们基层院的老法师,但来来去去都是挤公交和地铁。”“反贪办案加班是家常便饭,时间晚了想请他到饭店点几个小菜下饭,他总是拒绝,只点一碗面,‘早吃好早开工!’”“做完癌症手术不久,他还为了一起大案跟我们全国各地出差奔波!”“第二次手术后醒来第一句话,居然是问案情!”……

  这个反贪战线干警们心目中的“老法师”,就是上海市检察院反贪局侦查处的林珏光。他没有耀眼的官衔,也没有多少传奇的经历,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的平凡人,如同一根小小的灯捻,为一份热爱的职业发挥光和热。

  日前,上海市检察院召开学习林珏光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陈旭、张本才等院领导分别要求全市各级检察机关认真学习林珏光同志崇高的检察职业精神。

  重病不下“火线

  正如灯捻来自于平常的棉线,没有花样的水晶灯造型,没有霓虹灯的绚烂光芒,但其亲民朴实,用自身的能量奉献光和热。

  今年52岁的林珏光1987年进入上海市检察院分院工作,20多年来一直奔波在办案的第一线,是个名副其实的反贪老兵。两年前,他不幸罹患了肝内胆囊细胞癌,在切除了部分肝脏后,他拒绝了领导让他退居二线的建议,表示自己“轻伤不下火线”。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他依旧废寝忘食、不分昼夜地扑在办案的第一线上。

  在市检察院反贪局,林珏光担任的是联络指导以及对疑难复杂案件的指导、评估和办理。作为联络员,林珏光从来不摆花架子,不喊空口号,不是坐在办公室等基层去请示汇报,而是深入基层,亲抓案子,成了基层院的熟面孔,年轻干警们佩服的“林老师”。

  2012年1月,闸北区检察院反贪局收到一条信息,某电器厂老板伍某个人账户收到数笔可疑资金,总金额达数十万。按照规定,需要干警们在24小时内去吉林通化寻找指令打款的关键证人邢某获取证言,此人的证言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定性。此时已是凌晨3时许,老林立即主动请缨,由他与吉林省院联系沟通并带队赶赴通化。搭乘当天最早一班至吉林长春的飞机赶到长春后,老林带着干警们又马不停蹄,冒着大雪驱车300余公里赶至通化市,立即开展查账及询问工作。邢某开始还依仗自己是通化市人大代表的身份,颠三倒四,叫嚣自己的事上海方面管不着。老林不紧不慢,告诫他人大代表更应配合司法工作,如果仍不配合调查,则将移交工商、税务等部门进行初查,到时候更将影响自身名誉。找到突破口后,邢某权衡利弊,如实陈述了事实,对线索的进一步突破起到了重要作用。等所有的工作结束,已是当天晚上8时许,而老林长途跋涉,连早饭和午饭也没有顾得上吃。

  “回头想想,如果没有老林的果断和大力协调,特别是在邢某还是当地的知名企业家的情况下,仅仅由我们自己去的话,是绝无可能在短短的24个小时内完成这些工作的。”闸北反贪局侦查一科检察官金琦这样评述,他告诉记者,“完成工作之后,老林又谢绝了省院同志的盛情挽留,驱车赶回长春,乘坐第二天的早班机赶回了上海。这种工作节奏,我们年轻同志都感觉太疲倦了。但老林淡淡地说了一句:‘习惯了。’

  案子在哪药在哪

  灯捻燃烧的是自己,照亮的是他人,从不因为焚烧自己而退却,更不会因为照亮他人而求回报。

  林珏光一办起案,就像上了发条一样停不下来。去年2月底,一起涉及金融知识的跨地区、跨领域线索初查由新成立的三分院负责,由于这是上海市首例跨行政区划的案件,三分院需要加派人手尽快分析和研判出线索的侦查方向;于是,林珏光又一次向领导主动请缨,参与指导案件。他每天早早地就到了三分院,一待就是一天。

  林珏光虽然切除了肿瘤,但身体并没有完全康复。和他共事的干警们都说,老林身上随时揣着他出院时医生开的处方药,案子在哪儿,他就在哪儿,药也在哪儿。由于这起案件复杂,大伙儿都觉得林珏光身体不好,不用去出差,但是他不肯,就这样,短短五个月里,他在北京、无锡、西安、沈阳、镇江等地来回奔波,前后累计出差时间达到45天,是其他干警一年平均出差量的好几倍。目前,干警们先“”下了无锡市太湖新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张明春夫妻,后续还将牵出一系列金融大鳄。

  由于过度劳累,林珏光又病倒了,原先保留的那半个肝脏上又出现了癌细胞,他不得不暂时放下工作,进行第二次手术。但即便如此,躺在病床上的林珏光仍然心系案件。手术后的第一天,他醒来的头一句话不是问自己的手术情况,而是挂念着他的案子:“不知道现在案子怎么样了?”局里的领导同事们去看他,他也是迫不及待地询问案件进展。他躺在病床上,一心想着的还是早点出院把案子办好,他说,要尽早侦破案件,给群众一个交代,不然心不安。

  积分兑换找证人

  灯捻饱满地浸润着灯油才能燃烧,而检察官只有精于业务才能称得上合格的检察官。

  林珏光长期工作在反贪第一线,有着丰富的办案实践经验,尤其对企业经营、金融行业领域的腐败案件有着其独到的见解。青年干警尤其喜欢和他们的林老师交流,而林老师也毫无保留,将他几十年查案过程中积累掌握的一些行业潜规则,常见的行受贿方式倾囊而授。在带领干警查账过程中,手把手地指导青年干警如何看账,让他们受益匪浅。

  2006年,虹口区反贪局办理市国税局第五稽查局五所所长金某受贿案时,由于案件本身比较敏感,属于“三机关一部门”案件,且涉及市级机关,查办工作一度陷入停滞。“老法师”林珏光的到来,无疑为干警们打了一剂定心针。一方面,他及时与市国税局沟通联系,帮助反贪干警争取到案发单位的支持理解和配合;另一方面,他亲自参与办案一线的指导和突破工作。为尽快突破案件,老林干脆就住在院里。那时虹口区院还在海南路办公,条件非常艰苦,在整个办案期间老林与承办人员在办公室地板上席地而睡。

  在案件查办过程中,干警们还遇到了一个差点导致案件流产的法律认定难题:有3笔金额分别为5.5万余元、3.6万余元、2.1万元的事实是犯罪嫌疑人接受行贿人邀请赴巴西、南非、英国、加拿大等地旅游。嫌疑人接受行贿人邀请出国旅游是否能够认定为受贿,在当时尚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还存在争议。而一旦无法认定,整个案件的办理就将陷入僵局、前功尽弃。这时候,林珏光帮助寻找法律依据,勇于探索创新,与公诉、法院协调达成共识,使案件的办理柳暗花明、顺利推进,最终这些事实均得到法院判决支持认定,金某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前不久,三分院反贪局干警们在办案过程中需要找一位关键证人了解情况,但通过各种地址、电话、手机号码都无法找到此人。老林翻阅材料发现这名证人经常乘坐飞机以后,建议干警们去航空公司查一下该证人登记的积分兑换礼品寄送的地址。“结果我们果然在积分兑换据礼品寄送地址找到了这位证人,林老师这样精妙的想法令我们全体干警心服口服!”三分院反贪局干警周佶隽回想起来,着实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