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错误"检察官李磊:公开审查程序 感受办案温度

24.10.2016  17:10

  原标题:“零错误”检察官李磊参与创设逮捕公开审查程序 让群众感受到司法办案的温度

  李磊和同事在分析宝马拖死交警案中的证据情况。资料照片

  印尼48人特大电信诈骗案、范某持枪杀害多人案、福喜公司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工作12年,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侦监处检察官李磊经手的大小案件超过700起。近年来,几乎上海发生的每起重大刑事案件背后,都能看到他的影子。

  这位脸上始终挂着微笑的“75后”,不仅是上海市检察机关最年轻的检察业务专家,也是同事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更是一位良师益友。

   经手案件无一出错

  去年发生的护士胰岛素杀人案的侦查过程,让李磊印象深刻。

  嫌疑人已经认罪了,受害人死因却无法鉴定。这给一向坚持“用证据说话”的李磊带来了难题。究竟捕还是不捕?舆论对案件十分关注,如果怕承担风险而作出不捕决定,势必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为了肩上这份侦监人的担当,李磊在参与指导过程中,与承办人一起从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能力、作案动机等方面,对案件进行了全面审查,最终依法对犯罪嫌疑人作出批捕决定。现该案被告人已被法院以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司法改革后,如何有效统一司法的尺度,在每一起案件中体现公平正义,摆在了包括李磊在内的所有侦监检察官面前。社会公众也对司法工作多了一份关注。“所以我们要把准法律的脉搏,让每起案件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手上的权力大一分,肩上的责任就要重几许。“最让我感到骄傲的是,我办的案子,没有一件出问题。”李磊说,自己办案从未感到纠结,因为他依据的是法律和证据。

  2007年,一起普通的故意伤害案落到了还在宝山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工作的李磊手上。犯罪嫌疑人因琐事争执把一位工友打成轻伤,这样的案子对侦监承办人来说非常普通。

  然而,在种种对嫌疑人不利的证据面前,李磊却未签下那张呼之欲出的批准逮捕决定书。“也许还有机会”,认真的李磊作了一个决定,他与办案民警、被害人及嫌疑人家属进行沟通。一谈才知道,原来嫌疑人有赔偿意愿,只是赔偿能力有限,而被害人在听到嫌疑人家属道歉后也有些动容,主动降低了赔偿金额……最终,双方当场达成了和解。李磊据此以无逮捕必要,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这一看似偶然的决定,却无意中成了一项新制度的萌芽——在当前检务公开和审查逮捕司法化的背景下,上海检察机关主动进行制度创新,李磊参与研究创设了逮捕公开审查程序,打破了原先封闭式、单向性、行政化审查的弊端,审查逮捕工作,从幕后走到了台前,用程序吸纳不满,以公开促公正,让人民群众也能更加感受到司法办案的温度。

   办公室搬来行军床

  宝马、交警、拖拽、死亡……去年3月,“上海交警被拖拽致死案”刚一发生,就引起社会舆论的极大关注。“看到新闻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又是一场硬仗!”身为侦监人员,李磊对各类法律热点总有着灵敏的嗅觉。

  案发第二天,李磊就与闵行区人民检察院侦监部门检察官一起提前介入此案。阅案卷、对案发现场视频进行逐帧分析……掌握了案件的第一手证据资料。

  侦监工作的节奏很快,7天的批捕期限是一道绝对不能超过的红线。除去双休日和汇报时间,真正留给承办人的时间一般只有4天。

  每逢办案高峰期,李磊总会揽下大部分的加班加点任务。他加班起来,不是白加黑、五加二那么简单。在二分院期间,李磊网购了大量装备,有时几天几夜住在单位,办公室里的一张行军床,成为了同事间口口相传的独特景观。

  双休日单位的中央空调不运行,天热的时候,李磊就只能靠电风扇吹。同事王建平对此印象深刻:“听说有一次,有同志周末回办公室,打开门吓了一跳——李磊正光着膀子埋头苦干呢。”这样一个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却再三坚称:“家庭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

  今年三月,他借调外地办理专案,一去就是数月,此时他的孩子才刚满周岁。“每个办完案件的深夜,躺下后打开手机,第一件事就是翻出儿子的照片……”回沪后,崇明县人民检察院的吴晓东在一次活动中问李磊,归来后面对满脸陌生的儿子时的感受,在大家面前一向面带微笑的李磊泪洒当场。

  “但在集体中,应该有所牺牲。”李磊情绪稳定后,话锋一转,“组织培养了我,我的付出都是应该的。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是融进每一个检察人血液里的执着。

   良师益友“侦青年

  12年间,李磊已由当年的帅小伙,变成了现在头顶“疏林地”的“大眼叔”。期间,他成为了上海市检察机关最年轻的一位检察业务专家,捧回了“全国检察机关优秀侦查监督员”“全国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业务能手”等荣誉称号,还先后在《人民日报》《检察日报》《人民检察》等报刊发表理论文章。而他却一直将自己视为一个普通的承办人,那些不少司法人都梦寐以求的荣誉,他从未挂在嘴上。

  倒是这句话,李磊常常在提:“有什么困难,你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一次赛前模拟训练中,身为评委的李磊在五十多名选手面前留下了手机号,告诉大家有疑惑和他联系。上海铁检院的年轻检察官李怡文,之前和李磊完全不认识,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发去了短信,李磊的回应让她很意外:不仅回复了短信,而且十分详尽。“当我惊叹于他深厚的法学功底时,他居然又发了一条短信来,谈了他当年比赛时的复习方向。这恰好是我想问而又没好意思开口的。

  2015年,在李磊的积极推动下,市检察院侦监处成立“侦监青年论坛”,论坛成员是来自全市20多个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的60余名年轻干部,而李磊就是“坛主”。“年轻人最怕的就是没有机会”,李磊说,“我是‘侦青年’里,年纪最大的老青年,要给积极向上的年轻人多助一把力。

  精湛的业务能力,丰富的办案经历,低调随和的性格,让李磊成为不少年轻检察官心目中的榜样。“在我眼里,李磊就像是小时候老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无论取得的成绩,还是生活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的唐逸飞说。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侦青年’,”面对声声赞誉,李磊笑着说,“不只这样,我还想当一名‘不老的侦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