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医学院档案馆组织参观近代中国医学人文历史大展

09.10.2018  11:25

2018年9月13日,上海交大医学院档案馆组织学校及附属医院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等30余人参观“岁月流金,生命回响——近代中国医学人文历史大展”,同时邀请震旦大学医学院1921届校友胡廷黻之孙胡安东、宋国宾之孙宋家仁共同参观展览。展览由上海市医学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龙美术馆共同主办,展览策展人,中山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杨震热情地为大家讲解了近代中国医学人文的历史。

本次展览展示了杨震博士收藏的500余件近代中国医学的文物级实物史料,分“近代西医东渐”“近代中国医学教育”“近代医师执业与医学团体”“近代医疗机构与医疗服务”“近代中医药事业”“解放区的医疗卫生事业”“近代中国医学人文精神”等11个版块,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近代中国医学人文发展历史。

震旦大学医学院教材

震旦大学章程、同学录

穿越时空,沉淀时光。从1817年由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外科医生皮尔逊担任助手的邱熺写成的我国最早介绍西洋接种牛痘法的《引痘略》,到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部医学伦理学书籍在上海出版,再到解放后1957年出现的“划区医疗服务”“控费控药”等,一本本泛黄的医学书籍、一张张具有时代感的医学证书,中国近代医学人文的历史缓缓在书页间重现,诉说着近代历史上,中国医学与西方医学的思想碰撞、交融、创新和发展。正如杨震教授所言,“不知来,焉知往?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医学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医学是了解近代中国科技史、思想史、文化史的标本。

上海是近代医学人文历史发展重要的源头,上海交大医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深深烙印着近代医学发展的历史痕迹。此次展览中展出了众多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前身震旦大学医学院、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和同德医学院的珍贵实物档案,包括毕业证书、教材、医师执业证书等;震旦大学医学院宋国宾教授编写的《医讼案件汇抄》《医师信条十讲》,涉及广慈、仁济、伯特利、公济等相关医院的珍贵实物也在其中展示。医学院前身的三所学校,为中国近代医学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培养了大量医学人才。

杨震娓娓道来档案背后蕴藏的故事、背景和医学人文历史,仿佛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开启了一次医学历史人文之旅。作为一名医学院人,同时又是一名档案工作者,身负历史文化传承的重任,本次参观展览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近现代中国医学的发展历史,享受了一次医学文化的熏陶,同时更有利于我们建立文化自信,进一步做好档案文化宣传,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

(上海交大医学院档案馆 文/汤黎华 图/杨学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