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档案馆党支部组织生活研讨“校训精神”

26.09.2014  12:08

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系列节目《校训是什么》,介绍了一批知名大学的校训及校训背后的故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挖掘华东师范大学校训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底蕴,加强学习型、研究型和服务型党支部建设,2014年9月17日下午,校档案馆党支部结合校党委书记童世骏最近为新生作的校史报告,开展了一次专题组织生活,共同探讨学校校训精神。

研讨会由回顾学校历史开始。支部书记魏明扬首先讲述了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学校之一大夏大学的西迁之路,从庐山、贵阳再到赤水,在异常艰苦的办学条件下,大夏师生无论走到哪里都坚持“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和“教授苦教,学生苦学,职员苦干”的“三苦精神”,反映了校训在发挥师生凝聚力、引领学校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吴雯认为,校训对学校的风貌、对学生的个人发展都很重要。比如,光华大学的校训从“知行合一”到“格致诚正”,学生在校训精神的鼓舞下能做到身体力行。

有些老师结合童世骏为新生讲述的“师大故事”,阐述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林雨平认为,校训精神价值理念的倡导,对校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把校史故事和学校发展结合起来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冯珺从学校综合性大学的定位出发,认为学校在培养师资力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学科基础和优势,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也具有注重多学科发展的传统。俞玮琦认为,学校倡导“以身心健美为育人目标的综合性大学”的理念,与圣约翰大学强调的通识教育、科学教育和体育教育并重的教育模式与是一脉相承的。

与会党员就如何宣传华东师范大学“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进行了讨论。杨婷建议,宣传校训不妨以讲故事、多媒体等形式呈现。瞿仰通过讲解校史了解我校各个前身学校的校训,加深了对现在校训的理解。吴李国从观看《校训是什么》受到启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校史文化、传承师大精神的一个机会。胡琨提出,校训要体现出学校独特的文化,如何把“求实创造,为人师表”来突出华东师大的特点值得探索。

与会党员将校训精神延伸至自己的本职工作。包梅芳认为大学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地方。作为档案工作人员,平时应加强理论学习,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真正体现出华师大教职工的水平。王永毅提出,要加强档案信息化的工作,提升档案信息化的水平,优化档案信息化的系统,更好地挖掘档案资源,以此达到完善校史内容的目的。

校档案馆馆长汤涛认为,校史是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而校训是学校理念和精神内核,校训体现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华东师范大学校训“求实创造、为人师表”与大夏光华的“自强不息”、“格致诚正”等是一脉相承的。校训中的“求实”可以理解为因地制宜,即“因地、因时、因人”谋求发展。华东师大要扎根上海、崛起上海,服务上海和全国高等学府。“创造”即要创新,更要有创造性,如上海纽约大学的创办就体现了“立足上海,发展国际化学校”的创举。“为人师表”不仅是指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诚正品质和独立思辨能力,培养的学生在各行各业中都要追求榜样式崇高境界。

研讨会气氛热烈,发言踊跃。大家一致认为,要充分发挥校训精神在我校文化传承、价值引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深入挖掘档案校史资源,进一步讲好“师大故事”,积极宣传校史校训,丰富学校校园文化。

(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 俞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