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浦的孩子上学不再"东南飞" 优秀教师走校教学

10.11.2015  08:40

  桃浦曾一度是普陀教育的洼地,多数家长选择让孩子前往区内东南部的学校读书。如今,桃浦地区90%的当地学生都留在了家门口的学校,部分年轻骨干教师愿意留在这里耕耘,出现可喜的“凤凰北归”现象。这一切源于探索教育资源平衡化的“桃浦教育联合体”机制——从今年9月开始,桃浦地区14位教师全面走校,涉及11所学校、9门学科。走校教师不再属于固定一所学校,而是归属于教育联合体内所有的18所学校;走校教师的教学,绝不是装装样子,而是真正对不同水平的孩子因材施教。

   专职走校,教师成共享资源

  有个学生考试成绩糟糕,家长看到成绩单勃然大怒,直接甩了孩子两个耳光……金鼎学校是本市规模最大的外来随迁子女9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之一,全校有3个教学点、62个班级、2300名学生。不少家长教育手段简单粗暴,给孩子心理造成阴影。校长崔子建坦言,“非常希望建立心理辅导室,对有需要的孩子展开心理按摩。

  90后应届毕业生陈雁,有全国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通过普陀教育局的招聘后,成为教育联合体内一名走校教师。每周两天,陈雁会在金鼎学校筹备申报心理辅导室;每周一至五,她要在固定时间赶到桃浦中学心理咨询室,接待学生心理咨询。金鼎学校和桃浦中学相距约7公里,尽管经常往返于两校之间,但她乐此不疲。

  陈雁的来回跑,并非是“赶场子”,而是尊重编制契约。她不再是一所学校的教师,而是普陀教育联合体18所学校可以共享的教师。今年普陀教育部门特别划拨出5个名额,以联合体取代昔日单所学校来招聘新教师。

  在街镇和区教育局支持下,走校教师每年均可获得1万元左右的相关津贴。走校老师制度实施后,走校合格教师每月获500元补贴。

   无偿支援,力推教育均衡化

  沪上校园首创的专职走校教师,不仅是90后陈雁的新身份,也是桃浦地区多年力推教育均衡化的缩影。为了能让更多孩子前往“家门口的好学校”,部分教育条件相对出色的学校,必须甘心把优秀教师“”出去。

  2015学年起,桃浦联合体内的学校,共有14位教师全面走校。有家长担心,这会否只是走个形式;也有部分教师嘀咕,自己学校的优势资源,为何要无偿支援给其他学校,这不是做亏本买卖吗?桃浦地区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联合体执行主任、桃浦中学校长夏青坦言,如果没有联合体这种组织形式,走校很难走起来。“现在,盘活了教师资源,教育才能均衡化。我们学校就把3位学生公认的好教师,送到兄弟学校去走校。

  有10多年语文教学经验的王莉,是三人中的一位。因课堂气氛活跃,她的语文课深受学生喜爱。她认为:“师资流动有助于教师成长。学校不同学生的水准也不同,在教学方法上我要因材施教,改进调整。

   抱团取暖,填平教育“洼地

  桃浦位于普陀、嘉定、宝山三区交界地,区域的教育基础并不发达。20多年前,桃浦中学甚至连续两年高考本科“剃光头”。

  区内的教育资源开始向洼地倾斜,初建于2008年的桃浦教育联合体,出发点是抱团取暖。对学校来说,师资和生源质量是决定教育质量的两大核心因素。在生源不可改变的前提下,必须加强师资力量。联合体让区域内的十几所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社区学校等成为一个整体,实现教育互通互享。由于教育逐步实现均衡化,桃浦区域的小学和初中的教学质量由原先全区垫底上升到中游水平。桃浦地区的孩子也不再“东南飞”,90%的当地学生都留在了家门口的学校,甚至部分年轻骨干教师愿意留在这里教书育人。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关键是教师队伍。优秀教师有效柔性流动,能让优质教学理念在更大范围内辐射。”桃浦联合体负责人、市特级校长李金龙认为,一群学校打通后,每所学校都有自身亮点,把每个亮点集聚共享,就实现了资源增值。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专家郭景扬表示,桃浦联合体的机制创新,为不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加快发展,提供了一种有借鉴价值、可操作可复制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