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讲坛”市档案馆举办点开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

06.08.2014  19:20

 

 

 

2014年7月30日下午,“东方讲坛”市档案馆举办点举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由上海师范大学周中之教授主讲,约260名社会听众和全市各级档案部门档案人员等参加讲座。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精神,上海市档案学会特意请到了周中之教授作上述专题讲座。

周中之教授是上海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上海伦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教委、上海市和上海市教委等项目20余项。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伦理学》,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这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的精髓就是凝聚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这类文化,始终陪伴着每一个中国人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与辉煌,也支撑着每一个中国人渡过人生中的险境与难关,它们正是中国人安身立命、求得心灵慰藉的精神家园。

厘清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周中之教授在讲座中讲到: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每个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基因,承载着海内外华人情感凝结的精神纽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达根基”“丰厚土壤”和“雨露阳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种“”“”“”“”,不仅体现在它内容的丰富、学理的完备、历史的悠久和思想的深邃,更根本地是体现在它早已渗透到每一个中国人为人处世和家道伦常之中。一句话,它已内化到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每个中国人的信念和操守。

周中之教授认为,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并不能直接画等号。从历史上看,传统文化产生并发展于农业文明下的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内容的复杂性,其中既有显而易见的精华,也有同样明显的糟粕,但更多的则是精华与糟粕纠缠在一起的矛盾统一体,因此就需要我们对传统文化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批判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着每个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达根基

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要从与不同国家的历史比较中,从中华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挖掘中国特色的内涵,努力在全体人民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如何才能让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周教授认为,只有从经过千百年历史淘洗并被人们广泛接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发达根基”中去开掘,才可能成功,也只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发达根基”,才能真正生发出广大人民群众最期盼最向往的共同目标和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基因,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土壤

周中之教授最后谈到,从历史维度审视世界各国发展历程不难看出,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必然要带来抑或伴随思想价值体系的转换,而这种思想价值体系的转换又必须建立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考察中国近现代史可以得出相似的结论。不论是在国家强盛、文化繁盛的“高势”期,还是国家沉沦、文化衰败的“低势”期,要想传播、实践新时期的核心价值理念,都必须牢牢扭住文化传统的优秀因素,努力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维系民族传承绵延不绝的精神基因,并将之发扬光大。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意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就特别注重发挥中国文化的作用。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抗战期间,延安创办了《中国文化》杂志,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就是在它的创刊号上问世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为深刻,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更加自觉。十六大强调要“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十七大更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而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随着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逐渐走向深入,必然要引导公民确立文化自信和自觉,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将公民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升华为根深蒂固的情感,为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供“丰厚土壤”。

讲座结束后,听众纷纷走上讲台与周中之教授交流,并要求合影签名。一位从苏州赶来的“东方讲坛”市档案馆举办点忠实听众、85岁高龄的老教师谈了自己的体会,我们首先是先要做好人,然后才能做好事业。

 

(张世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