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腿子”教授县长赴滇种甜果 因地制宜引种车厘子培育亿元规模林果经济

04.02.2015  12:37

 

■本报记者 徐瑞哲

你什么时候回来?”4岁半的女儿在电话那头问起张才喜。

再过几个月吧。”这个上海交大赴云南洱源挂职的副县长含糊地回答。

那你来我家吃饭吧,吃我妈妈做的馄饨……”天真的女儿似乎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什么。而张才喜向记者转述这段对话时,依然泛着泪光。

他是去年沪上部属高校7名滇西扶贫教师中唯一的农科教授,记者也毫无意外地在农地里遇见了他。洱海之源,雪山脚下,这个海归教授被当地农民称为“泥腿子”教授县长。

来对了地方

在洱源县三营镇永胜村的几十亩樱桃大棚,记者跟着老农下地,松软的泥里混杂着松子壳、松子皮等组成的“土壤基质”。没走几步,一双跑鞋变得很重,鞋底板被粘得满是泥巴——难怪都是“泥腿子”了。张教授倒好,穿的平底皮鞋,反而不容易粘上泥。

对于这个“雅号”,张才喜乐于接受。尽管多年来已习惯身着西装,他却说,“泥腿子”其实就是农民的儿子,“本人正是”。

张才喜在湖北省黄石长大,从浙江农大毕业后,先后赴日、美留学工作11年,从博士生干到博士后,最终回到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成为院里最年轻的教授。

在号称“美国果盘”的华盛顿州,张才喜常年实践着高附加值的林果产业,“分到洱源基层,算是来对了地方”。其实,初到县里,他3天没吃饭,因为水土不服一直拉肚子。出于“职业习惯”,张才喜爱逛农贸市场,周日赶集成了他最快乐的事。摸准农林资源,才能科学引进最服水土的好品种。

因地制宜,看者有心。张才喜又去气象局、林业局调研,发现洱源地区的高山环境冷暖条件,不仅适合种植美国大樱桃“车厘子”,而且与全球其他地区相比是错季生产和上市。原来,南半球的车厘子产地多为每年3月成果,美加等地则要等到6月才出果子。这4、5月的“空窗期”恰恰是洱源采摘时节,完全可能替代进口果业、切入市场。

手把手教技术

张副县长挂职大半年,开车跑了3万多公里,成了“三下乡”的专车。在18次专题讲座中,他培训9个乡镇的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800多人次。期间,他也结识到参与车厘子本地引种的种植户。其中就有三营镇印象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应建华,一个正在废弃学校操场上开垦的老者。这片田地也成了上海交大洱源樱桃试验基地,从上海实验室选育最适宜当地的品种。

张才喜像管教自家孩子那般守着樱桃林子。来此之前,洱源樱桃多为庭院种植,“栽下去、施点肥、不太管”。而这个冬天,与美国一样,试验田里的车厘子先种在无纺布种植袋中,仿佛一个个白色花盆限制根系,并用植物基质作为有机生态肥。为了洱海的清源,背牛粪这样的施肥方式被淘汰了。

张才喜手把手地教应建华“冬季修剪定干”技术,他将车厘子的根枝轻轻插入袋中土肥的中部,用皮鞋踩踩实,再将根枝慢慢提起一些。然后,他细细端详主要枝条上的每一个发芽点,对应建华说:“你看,这里隔两三厘米就有一个芽头,太密了。”说着,他掐掉了几个芽,差不多每隔10厘米留芽,有利于植株向不同方向错落结果。

对于4月即将到来的挂果期,应建华似乎比张才喜更乐观。他的“账本”脱口而出:采用这样的栽培模式,一亩地种555株,每株4公斤,亩产2000多公斤,是原来4倍多。如果通过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每公斤价格可达200元以上,与进口品种相当。通常,3年就能达到盛产,收回成本还能赚。难怪今年应建华的投产面积比去年翻了一番还多。

目前,全县车厘子种植面积超过千亩,保守估计将形成一个数亿元规模的林果经济带,产值占当地生产总值较大比重。张才喜指指远处的那片地——那里的20亩将进行“篱壁式”种植试验,明后年就能开花结果,变成花墙果墙,发展观光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