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尚立:让高深理论走向寻常百姓

07.09.2015  17:11

近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评选的“第六届优秀通俗理论读物”推荐书目揭晓,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协商民主的逻辑》(林尚立、赵宇峰著)一书入选。这是本届评选中,上海地区唯一获奖的图书,实现了上海出版界在这个全国主题出版方面最高奖项中新的飞跃。该书又入选了下半年强素质作表率推荐书目(上海地区唯一一本)。本书作者之一,复旦大学副校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林尚立教授和新民晚报责任编辑鲍静进行对话,谈谈如何让高深的理论拥有亲和的面目,走向寻常百姓。

“我想弄明白如何解决中国的问题”

鲍静:林校长,您好!在刚揭晓的“第六届优秀通俗理论读物”推荐活动中,您的《中国协商民主的逻辑》一书入选,首先向您表示祝贺。那先想请问,您是怎么想到要写这样一部书的呢?

林尚立:其实从接触学术研究开始,我的研究方向就一直是中国政治,也很早就开始关注协商民主理论。最初选定研究方向的想法非常明确,我觉得学那么多知识,最基本的用途应该是去弄明白该如何解决中国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政治学也只能停留在书本上,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我想通过自己的研究,做到能够回答中国的问题。2003年,我就发表论文,明确表示协商民主应该是中国民主发展的战略选择。此后,我一直在研究和思考这个问题。所以我把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整理之后,写成了这本书。

协商民主基于中国和合文化

鲍静:中国在民主实践中明确把协商民主作为人民民主形式,那么想请问您,什么是协商民主?中国实行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在什么地方?这种独特的形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林尚立:中文中的“协商”一词,是纯粹的中国概念,其核心理念是:利益相关者以商量的方式,沟通意见、协调利益,以达成共识、实现共存与共赢。在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的“协商”与中国特有的政治协商制度中的“协商”是同一个概念,它强调民主需要确立在各方协商基础之上。

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中国的国情要求中国的民主实践既要保证人民的广泛参与,又要保证党的领导扎根于人民群众,既要尊重多样的利益诉求,又要保证超大规模国家的内在协调与整合。显然,相比较其他民主形式,协商民主对中国这样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来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另外,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是和合文化,崇尚和为贵,强调和谐共存,协商共赢。共存共赢的基础在共识,而共识的基础在沟通、协调和相互包容。这种文化和民族意识无疑为中国实践和发扬协商民主提供了有力的心理和文化支撑。作为协商民主第一种形式的政治协商,就是基于中国人的这种政治理念而创生的。更为重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是在各方民主力量协商而建立的,可谓“协商建国”。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根源上蕴含着与协商民主相契合的精神和价值,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中国的协商民主实践,不仅能够推动中国人民民主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

网络将深刻影响现代民主发展

鲍静:现代社会中,互联网的发展引起了信息传播的急剧扩大,人们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这些是否可以说是民主的形式?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林尚立:民主的基础是人民的参与,人民参与的最基本形式就是意见与利益表达。网络为这种表达提供了极为便捷的渠道和广阔的空间。可以说,网络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交往与沟通革命,将深刻影响现代民主的发展。对于协商民主来说,网络信息技术和平台是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的。

但是,作为民主参与的意见表达与网络上个人的意见表达是有本质区别的。在民主参与中的个人存在即是独立个人的存在,同时也是作为公共生活一员的存在,因而,其利益表达在强调个人主体性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公共生活的基本秩序与公共生活的核心利益。所有的实践都表明,完全只考虑个人主体价值的利益和意见表达是不可能形成民主生活的。这意味着网络信息平台要真正成为民主实践和运行的平台,除了这个平台的技术和管理的成熟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有网民意见与利益表达的规范性。

目前网络利益表达是相当个人化的,由于网络秩序和治理体系不健全,加上网络不是面对面的沟通和表达,所以,网络表达往往缺乏理性的基础,比较随意性,缺乏公共和责任意识,结果,在网络这种“最自由”的空间中,出现了各种被操纵的“民意”,虚假的“利益需求”以及各种暴力化“网络暴民”的行为。因此,我们在看到网络信息为民主提供发展的新平台、新动力的同时,也要认识其对民主健康发展所可能带来的挑战和风险。

民众已在无意中参与民主建设

鲍静:那么,在这种民主形式下,普通民众有哪些参与渠道呢?

林尚立:很多民众感觉协商民主是一个很高大上的东西,以为自己没有机会参与,其实并不是他们没有参与,而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参与了。普通民众其实是在不知不觉中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其中。

比如说听证会,这就是一种很直接的形式。今年年初上海就针对出租车价格调整的问题举行过听证会。因为这是贴近民生的话题,所以只有普通民众亲自参与,才能真正地反映出问题,也才能更好地、更实际地解决好问题。当你看到有一个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要举办听证会了,你就可以报名参加,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在讨论商量的过程中达成共识。你能说这不是协商民主吗?只是你没有意识到而已。不过听证会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另外,普通民众也可以参加民主恳谈会,可以对于乡镇的一些政策方案提出意见,有时候甚至可以当场得到答复,这也是在基层让民众自由表达观点的一个渠道。还有一种是集体协商,主要是针对工资待遇问题开展协商,其中不但牵涉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有时还需要工会出面,形成三方协商的格局。

总的来说,普通民众还是有不少参与协商的渠道,虽然部分渠道还有待改进,但随着协商民主的深入、公民参与意识的加强,中国的协商民主渠道将会越来越多样化的。

让艰涩理论回到生活层面

鲍静:重新再回到您这本书,对于一般读者来说,理论性读物比较难懂,常常望而生畏,您是如何将艰涩理论通俗化的呢?

林尚立:现在确实存在这个问题,大部分读者对于政治性的读物都觉得深奥难懂,离他们的生活远。但也要看到,近些年,学者们都在努力将理论通俗化,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其实,关于理论通俗化,历来有之,像朱自清、朱光潜等学问大家,都写过通俗易懂的小书。让理论走向大众,是我们学者应尽的责任。其实,理论表达的就是世间的道理。由于现代科学研究要求用科学的方法揭示世间的道理,使其更加科学和准确。结果,被解释出来的道理留在学术层面,却无法回到生活层面。这种脱节无疑是一种异化。所以,理论通俗化就是要消除这种脱节和异化。然而,这种通俗化固然需要用白话讲清道理,但更需要对学术、理论以及人类生活所具有的通达理解和把握,不仅要让人一看就明白,而且要让人看完之后有恍然大悟之感。从这个角度讲,我在这本书里做了一些努力,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通俗化的努力,分缘由、基础、形态、功能、运行、议程、程序几个部分,用浅显的文字表达,结合老百姓身边的各种案例,尽力贴近普通读者。当然,要让人读后有恍然大悟之感,还有不少需要努力之处。在以后,我会多多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多写通俗理论性的读物,让理论深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简介】

林尚立,教授,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副校长、复旦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市政协常委、教育部政治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政治学)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学、中国政治。出版《选举政治》、《政党政治与现代化》、《政治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合著)等学术著作12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