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贯通式创新科技链条

29.01.2018  17:16

  上海市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务中心(土地整治上海科研工作站)自成立以来,致力于形成基础研究-标准规范-技术研发-工程实践-集成示范-绿色价值传播的贯通式创新科技链条;推进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开展跨区域、跨部门、跨学科的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研发水土环境协同修复和功能提升集成技术:在平原河网区域,针对水土环境质量下降和功能受损的共性问题,以保障与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为出发点,依托土地整治项目,识别水土环境主要污染类型及障碍因子,分析其在水土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机制的基础上,判断水土环境中典型污染物类型和障碍因子特征,研究开发高效、可持续的水土修复关键技术,进一步将上述关键技术研究成果集成,应用于土地整治工程。目前,正在上海市松江区新浜镇、金山区廊下镇等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应用,核心科技示范区面积达300亩以上。

  研发污染土地整治分级安全利用技术:在整治农村污染、低效建设用地过程中,围绕农村分散、零星、低效工矿仓储用地整治安全利用的难点问题,通过对典型污染整治地块开展调查评估研究,形成污染土地整治分级安全利用土壤环境质量分级标准体系;提出分级安全利用的风险管控对策;形成防控与修复关键技术体系,并开展土地整治工程示范,研制低成本、易推广的土地修复新材料、新技术。

  初步建立上海土地整治技术标准体系:以市质监局“土地整治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为依托,基于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技术、工程案例分析研判技术、过程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建立了上海土地整治技术标准框架,参与研制《区县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导则》、《上海市郊野单元规划编制导则(试行)》;主持研制《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规范》、《土地整治生态工程规划设计规范》、《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建设占用耕地土壤剥离再利用技术标准》等,确立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和主要过程的控制指标。标准体系已经成为上海土地整治的基础技术依据,是各类土地整治活动的一般性技术准则。

  开展绿色价值传播和科普教育:在工程、技术创新的同时,积极开展松江新浜“大地艺术”、金山廊下“乡村马拉松”、嘉定外冈“观禾计划”等一系列“土地整治+”创新实践;连续三年举办“土地整治与乡村发展论坛”大型研讨会、专题沙龙;搭建并推广“上海土地整治+”、“艺美乡村”微信公众号线上传播平台;同时,借助多方媒体宣传,仅2017年上海土地整治的纸质媒体宣传报道就多达50余篇,进一步扩大“土地整治+”生态圈辐射范围,推广了土地整治科技创新成果,传播了绿色土地整治理念。

图 田间湿地生态保育及重构技术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