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盐仓村:“一村一品”延伸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

02.09.2016  02:39

  走进松江区永丰街道盐仓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着梨树。“自从村里引进了仓桥水晶梨,我们夫妻两人的年收入已经翻了好几番了。”社员娄小良原是种粮专业户,2002年,娄小良响应村里号召,将自己的粮田转变成了果园,在仓桥水晶梨研究所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种下了22亩水晶梨与4亩葡萄,并在梨树下散养草鸡形成立体种养,扩大产值。如今,娄小良夫妻俩全年净收入已达20多万元。

  加强产品监管

  果品质量可追溯

  2002年,配合松江新城建设,“仓桥牌”水晶梨迁入盐仓村,村委会多次召开会议,动员村民改种梨树。2004年,仓桥水晶梨的负责人钱培华在当地成立上海仓桥水晶梨专业合作社,并以合作社的名义为社员申请贷款,先行提供农资,从梨树苗到农药、肥料统一配发,在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也确保老百姓有收益。

  想要入社,并最终产品冠上“仓桥水晶梨”商标的农户,都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每一位社员都要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保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合作社生产标准,使用合作社提供的标准农药和肥料,保证果品安全卫生,并保证销售的果品为本人种植;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合作社不仅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提供技术指导,开办学习班,还会不定期对社员种植区域上门指导,并在上市前对每一个社员生产的梨做抽样检查,对梨的糖度和农药残留有严苛的标准。同时,对每一个社员出售的梨都提供统一的包装,并要求社员在包装盒上注明联系方式,确保产品可追溯。

  合作社还在基地建立了果品冷藏库,年储存量可达30万斤,为延长水晶梨的销售时间提供了保障。

  成立研究所

  先进技术保驾护航

  仓桥水晶梨入驻盐仓村的同时,负责人钱培华将松江区梨树研究所也带到了当地。2007年,松江区梨树研究所得到市农委的认可,更名为上海市梨研究所。如今,占地80亩的研究所成为了江浙沪等地种梨户的培训基地,钱培华每年都会邀请全国各地专家前来授课,凡购买仓桥水晶梨树苗的农户都可免费参加。

  不仅如此,研究所还不断吸取全国各地的先进技术,勇于尝试创新,不断为社员带来新品种、新农艺、新技术,为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作贡献。

  为了确保品牌质量,研究所的技术人员曾引进63个梨种进行种植试验,经过反复比较后,选择了适合当地土壤气候、成熟时期交错,口感最佳的早生新水、翠冠、丰水、雪青、圆黄等9个早熟梨种,并通过套袋技术成功防止虫害、减少果实的农药残留,解决了部分品种易长锈斑等技术难题。

  通过大棚栽种等科学技术,研究所还将原来自然生长7月中旬才能成熟的“早生新水”,提前至6月20日上市,抢先占领市场,并通过技术提升,将原本不足300克的梨培育至最大果实可达700克。市场上,不足300克的“早生新水”售价已达15元,亩产值过万元。因其肉质细嫩、脆、甜、鲜、靓、水分足,近年来还在各大评比中屡获奖项。

  结合乡村旅游

  产业链得到延伸

  2012年,在松江区政府和盐仓村委会的支持下,合作社开始在每年的3月至4月,举办梨花节,将种植林免费向市民开放,并开展了梨树认养活动。丰收季节认养梨树的市民可前往基地自行采摘,也可要求社员快递送货上门,每年每棵树可收获水晶梨70个以上,并同时配给6个包装箱,2箱葡萄,供市民送礼。

  此外,每年6月下旬至9月中旬举办的游园节、摄影比赛也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有不少市民自驾或是乘坐地铁到现场体验采摘。通过市民间的口口相传,合作社的礼品梨销售火热。

  “仓桥牌”水晶梨规模化种植十多年来,为盐仓村民以及周边农户带来了无尽的财富,也收获了许多荣誉。

  2002年以来,“仓桥牌”水晶梨连续两次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优质梨称号。2003年至今,“仓桥牌”水晶梨持续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2006年至今,连续5次获得上海市农委、市林业局优质梨金奖;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标准化梨果示范区、上海市名牌;2009年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3年至今多次被评为中国特色农庄;2014年3月被评为农业部名特优新产品;2014年11月还被评为了国家级地理标志示范区。

        记者 施勰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