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探索分级诊疗 "大病"在家门口"小"医院也能看

13.04.2016  09:23

图说:松江区高血压心电监测移动医疗平台设在松江区中心医院,患者心电状况实时监测。新民晚报新民网 李若楠 摄

  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卫生中心却“门可罗雀”?在互联网信息和技术等的帮助下,分级诊疗的医改思路正在一步步实现:病人在社区卫生中心也能享受到与二级以上医院病理中心同质的服务;高血压心电监测移动平台随时追踪民众病情变化,并给予及时的治疗指导;尿毒症患者在社区就可进行腹透治疗。

  4月12日,记者走访了上海松江区中心医院。在探索试行的分级诊疗改革方面,该院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举措创新使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让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成为现实。

   建区腹透信息平台 “”医院也能看“大病

  家住松江佘山的倪宝顺今年67岁,患肾病9年,以前每次都要一早起来到远在14公里之外的松江区中心医院做腹透,十分不便。而如今,他在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着实享受了“VIP服务” :家庭医生定期上门指导,中心医院专家随时能看到检验结果;一年下来,仅医药费就接生1万多元开支。有段时间他不慎骨折,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无法去,医生就上门为其服务,保证了治疗的延续性。

  人口大量导入松江地区,目前已超200万人口,终末期肾衰病人也逐渐增多,大量尿毒症病人需长期依靠透析治疗。松江中心医院腹透病人数已达三乙医院及二级医院之首。为了方便患者,松江区中心医院自2014年3月推进“腹透技术”下社区。该院肾内主任臧秀娟腹透团队,每月下社区培训社区医生,参与查房和家访,并定期检查网络平台登记情况,加强对患者的掌控和质量的保障;同时,社区医生通过上海市腹透质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者,经中心医院肾内科评定,可开具腹透药物处方。由此,在社区做腹透得以实现。目前,新浜、泖港、石湖荡、佘山等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开设腹透门诊,建立区腹透信息平台,另有小昆山、车墩、叶榭三个社区也在今年建成。此举在上海首屈一指。

  松江区中心医院院长高臻表示, 两级医疗协作体系间的合作,大大提高了慢性肾病管理质量,腹透患者“掉队率”及存活率延长,均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质量及数量在二级医院排名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