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宏杰、翟启杰、顾骏联袂讲授“创新中国”课

31.12.2015  22:17

12月30日,“创新中国”通选课举行第六讲,校党委书记罗宏杰教授与材料学院翟启杰教授、社会学院顾骏教授联袂,主讲“材料也有基因吗?

这堂课由顾骏教授开场,由“创新的灵感哪里来”的发问出发,通过不干胶的发明等案例,顾骏教授指出,创新不靠灵机一动、从天而降,不靠拍脑袋、苦思冥想,更不靠运气、误打误撞。创新需要灵感,但灵感不是创新的唯一源泉。创新既需要前人的积累,也需要系统的理论指引,更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撑。随后,他引出课堂主题,“材料基因”是激发材料研发灵感的框架和思路,“材料也有基因”的说法体现了当下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成果。

罗宏杰教授接过话题,先阐释了“创新的原动力”及其来源。他指出,创新来源于解决人类尚未被满足的需求,创新也来自“好奇心驱使”,所以,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他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从“碳——石墨——石墨烯”、“二氧化硅——水晶/硅藻土”等案例出发,通过展示同一种化学物质结构不同有不同性能,解释了材料基因的概念,解答了学生对于“生物基因可以遗传,材料基因可以遗传吗”的疑惑。继而,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1年提出材料基因组计划切入,介绍了上海地方经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引导学生认清“世界由材料构成的,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每一次人类历史的跨越无不以材料的革命为标志”,在当今社会,材料革新对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显得更为重要。罗宏杰教授特别指出,材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端产业发展的瓶颈,应该加快材料的研发速度,发现决定材料性能的“基因组”,以此设计、合成新材料,助推制造业、信息技术业等行业的发展。对比美国材料基因组计划,中国的材料基因研究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上海大学目前正在倾力建设上海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致力培养具有较强数理基础的、具备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上海和国家的发展需要。

翟启杰教授提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AMP)计划时则换了一个角度,多次谈到材料基因工程追求的是一种材料的文化,即充分利用前人已有的材料数据和成果,指导研发新材料,达到降低开发材料成本、缩短研发时间的功效。建立上大材料基因科研团队的价值不在于发现几个材料基因组,而在于上大师生从事材料研究的方法发生了变化,也培育了一种文化和理念,这本身就是创新。翟启杰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几则有趣的治学故事。当同行在研究提高钢铁“纯净度”的年代,他没有随大流,而是独辟蹊径,开始考虑“钢铁纯净度提高之后,又会面临什么问题”,“材料均匀”成为他的研究方向。当年,在发现把钢铁做均匀的规律后,还需要找到相应的工艺和处理方法。一天,在帮女儿用微波炉热汉堡时,一个奇想在他脑海生成:能否借助“外场”来实现均匀化的目的?通过查阅文献、不断试验,他相继将电场、磁场、超声场等导入金属,在“如何把钢铁做均匀”的路上越走越远,坚持了十六年。翟启杰教授以亲身经历,告诉大学生,要善于发现需求,找到自己的方向,才能领先同行,走在学科发展前沿。

在课堂讨论阶段,“材料基因研究面临哪些难题”、“中国材料基因组研究在世界上的地位”、“材料如何智能化”、“人文科学应该如何创新”、“中外高校体制机制之间的差异”……一个个问题抛向三位主讲教师。老师们从各自角度作了回答。“罗宏杰教授希望,通过教师的讲解,一方面学生可以了解一些科普知识,如了解什么是材料基因,但更重要的是同学们要学会从一门课或一堂课中发掘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从各自角度探究数据背后人类共同的规律性,知己知彼,找寻科学研究的方法。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课程在顾晓英副教授关于国家战略的介绍中结束。

创新中国”是上海大学于2015秋季学期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通选课。该课程充分依托社会学院、材料学院的高峰学科优势,整合学校优秀教授资源,通过10个专题,多学科、多视角、多维度展示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发展理念对于青年大学生、国家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社会学院、材料学院相关负责人,材料基因研究院、环化学院和通信学院的部分新进青年教师,上海大学附属中学20名学生聆听课程并参与互动。(殷晓 刘娇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