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雄赴崇明调研 强调加快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

29.08.2014  10:15
  "千万不能再走传统发展的老路子,要牢牢坚持生态岛战略目标不动摇,一张蓝图干到底,努力探索生态型区域发展新模式。"27日全天和28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在崇明县调研时指出,崇明生态岛建设事关全局,意义深远,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面对创新驱动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进一步站高看远,统筹谋划,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措施,努力做到既建设好崇明生态岛,又全面促进崇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富裕,为实现上海未来战略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生态休闲旅游是崇明生态岛的重点产业方向。27日上午,杨雄一行首先来到陈家镇,察看规划建设中的自行车公园。公园将结合崇明国际自行车赛,打造自行车竞技、表演、健身和休闲活动场地,一期停车露营区已基本建成。明珠湖西岸,一辆辆白色房车依次排开,上海首家房车营地即将试运营。市领导还察看了西沙湿地、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二期和竖新镇仙桥村农旅结合项目。杨雄说:"绿色生态是崇明最宝贵的财富,发展休闲旅游业不能走低水平粗放的路子,要高起点规划引进项目,统筹好经济社会效益两本账,实现可持续发展。"

  崇明近年来正加快发展生态农业。位于港沿镇的国家设施农业研究中心崇明示范基地,大跨度玻璃温室连排成片,初显规模。温室采用太阳能、地源热泵和含水层储能等新型绿色节能技术,正在培育串番茄、铁皮石斛等。基地温室栽培技术还将应用到南极科考长城站。杨雄充分肯定并要求市农委和基地负责人:"生态农业技术不能搞成''盆景'',关键要实现可复制可推广,要做大规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推动上海农业现代化发挥示范作用。"在农村综合帮扶产业类项目堡镇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一箱箱新鲜蔬菜、水果、蛋品"整装待发"。除了在全市300家崇明农产品专卖店购买,市民还能网上下单,宅配到门。杨雄一行察看订单处理、分拣包装、物流运输等环节,并驻足观看进社区的"移动门店"。杨雄要求充分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体系,尽可能减少从"田头"到"桌头"的中间环节,降低成本,让农民和市民都得益。竖新镇仙桥村成立了6家合作社开展规模农业经营。稻田青青,白鹭纷飞。将农业种植与低密度水产养殖结合的水产生态园稻虾鳌共生示范基地,每亩产出为普通农田10倍以上,并有效带动了其他农户增收,市领导连连称赞。

  27日下午,杨雄一行走进新海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察看知青文化馆、规划展示馆、阅览室、科普体验室和东方信息苑,并与来活动的居民亲切交谈。杨雄鼓励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牢牢立足群众需求,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随后,市领导又来到东风西沙水库调度中心,听取水库规划及建设情况介绍,并走上水文亭察看水库全貌。作为长江口第二座蓄淡避咸型水库,东风西沙水库是实现崇明供水集约化的重要民生基础设施。随着水库试运营,崇明部分居民已经喝上了优质长江原水。杨雄叮嘱说,要把为民实事办实办好,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在28日上午的座谈会上,市领导和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听取了崇明县的工作汇报,深入交流探讨。

  "生态岛建设并无现成模式可循,必须加大探索创新。"杨雄说,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2010-2020年)》,近年来崇明生态岛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前一阶段工作主要是还历史欠账,下一步面临的大命题是如何既搞好生态、又促进发展,即实现生态岛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富裕的有机统一。"决不能看菜吃饭,禁不住短期利益诱惑而偏离生态岛目标,要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坚决摆脱传统发展老路子。"要在生态岛建设中期评估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在更加开放的平台上整合资源力量,进一步深入谋划生态岛建设下阶段的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该调整的就调整,该优化的要优化。

  "建设好崇明生态岛,必须紧紧依靠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杨雄强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综合帮扶机制,都是生态岛建设的题中之义。要抓紧全面总结梳理崇明岛城镇体系规划,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政策,在人口、基础设施、产业以及社会事业资源布局上真正落实"三个集中"原则。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大力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加快农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崇明县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更好地承担起应有职责。全市各有关方面要群策群力,继续加强支持指导,齐心协力推进生态岛建设。

选稿:贡小翔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