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走出创新发展“先手棋”

20.01.2016  11:00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第五次联席会议暨第一轮总结大会上获悉,经过5年不懈努力,杨浦已经全面建成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成为创新人才集聚、市场要素汇集、创新主体活跃、创新服务完善、创新生态良好的智慧城区,创新基础、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等综合创新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自2010年1月被正式授予“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以来,杨浦以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为核心理念,不断释放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带动效应,不断释放科技园区的整合效应,不断完善政府社区创新创业配套服务体系,有力促进了城区转型发展。2010年来,杨浦知识型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8.1%和20.2%,引进海外人才数增长3.6倍。杨浦首创的一系列创新经验,如“创业前—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服务体系,现已在全国复制推广。
  
  “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创建的目标已实现,杨浦在全国同类试点城区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上海社会科学院政府绩效评估中心王玉梅表示,杨浦在上海各区县中的创新优势增强,科技咨询和中介服务活动居全市首位,高技术服务企业达329家,占全市的四分之一;全区拥有数量最多的科技服务或咨询企业,达240家。发明专利拥有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孵化器和苗圃数量,均居全市各区县前列。杨浦舍得腾出最好的土地支持大学就近拓展,舍得把好的商业和地产项目让出来建设大学科技园,舍得投入人力物力整治和美化大学周边环境——“三个舍得”,有效促进了高校的知识溢出,涌现出一批产学研结合的样本。上海理工大学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将太赫兹技术创新研究院实行公司实体化运作,72%股权奖励给科研团队,并允许科研人员兼职兼薪,大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产业化热情。目前,太赫兹产品中试基地已经在上理工国家大学科技园落成,太赫兹技术产业化基地正在抓紧规划。
  
  知识和创新要素的集聚,还带动了产业快速发展。杨浦培育和发展了现代设计、电子信息、环保节能、教育服务四大新兴特色产业。最新统计显示,全区科技企业达到64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72家。每年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200到300家,3年孵化的创业组织1.2万家,新增科技企业近千家,形成了一批在海内外有影响力、知名度的科技骨干企业。
  
  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让杨浦走出了创新发展的“先手棋”,也为杨浦建设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打下了坚实基础。杨浦区区长谢坚钢表示:“杨浦下一步将加快建设万众创新示范区、知识技术策源高地和技术转移集聚高地。希望让创新创业更容易,推动更多创业者变成企业家,在科创中心建设中交出杨浦的答卷。”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