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调查】千村调查十周年总结暨实践育人座谈会在校举办

29.10.2017  16:33

10月27日,千村调查十周年总结暨实践育人座谈会在行政楼一楼报告厅举行,会议由上海财经大学与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张文斌,上海市教卫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副书记刘刚,光明日报社记者部主任周立文,校党委书记丛树海,副校长蒋传海等领导出席,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朱鸣雄主持。校外专家代表、师生代表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共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张文斌副司长、周立文主任、丛树海书记、蒋传海副校长共同主持了千村调查十周年纪念丛书发布仪式。丛书以《千村调查十年回眸》为题,分教师成果篇、学生成果篇和媒体报道篇3册,对学校以千村调查为抓手探索人才培养路径改革的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

蒋传海副校长代表学校作主旨发言,详细介绍了千村调查的缘起、实施、成效和未来的思考。十年来,参与学生达17.1万余人次,足迹遍布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九千多个村庄的12.1万余农户,累计回收问卷13.8万余份,学生撰写调研报告万余篇。项目得到了国家、地方和社会大众的认可。在新的起点,学校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提高财经创新人才培养能力。

随后,师生代表和学生代表进行了交流。大家认为,千村调查集社会实践、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培养为一体,让青年学子在触摸国情中收获真情实感、真知灼见,涵养家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是一次着眼长远的探索与实践。参与“千村调查”项目的三位学生代表也在会上分享了自己和身边的故事,探寻了项目对自身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原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原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杨德广教授,光明日报上海记者站曹继军站长,云南财经大学副校长陈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韩映雄教授,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牛新春教授等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千村调查项目的十年实践,同时为进一步开展实践育人的改革与探索提出了宝贵建议。

刘刚副书记指出,上海财经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在第一、第二课堂的融合中,有许多新的思考和探索。千村调查十周年以来的成果和经验,有助于共青团组织进一步开展社会实践项目、加强项目的管理和推进。周立文主任认为,能够将项目开展十年,非常不容易,而项目能够被中央媒体持续关注十年,更是不容易。上财历经十载寒暑,积累了丰硕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开创了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千村调查引导书斋中的大学生走出去,投身到广袤的社会课堂,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养成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健全人格,升华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高德毅副书记充分肯定了千村调查的探索与实践。他表示,千村调查是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国情大课堂,形成了复合式、集成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衷心地希望学校能够进一步总结制度设计、政策规范,形成可供示范、可为其他学校所复制的社会实践模式。

张文斌副司长总结发言,高度肯定了十年千村调查,对新时期人才培养、尤其是实践育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总结了项目的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时空跨度大,覆盖面广,汇聚了一批海内外年轻学者,尤其是每位学生在校期间均有一次参加项目实践的机会,实属不易;二是结合度高,辐射力强,探索形成了集国情教育、科研训练、创新实践为一体、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促进、专业老师和学生工作队伍相协作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人才培养、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发挥了很好的带动辐射和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成果丰硕,成效明显,让广大青年学生走进社会、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增长本领的同时,培育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推进实践育人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探索。张司长指出,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号召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为此,学校要高站位谋划,准确把握实践育人的新形势;要立德树人,把准价值取向,高标准推动实践育人向纵深发展;要高起点推进,切实发挥实践育人新成效,找准着力点、结合点和共同点,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育人新载体。

未来,上海财经大学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入探索一流财经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贡献。

视频速递

(供稿:郑策、吴云香、李聪、李月琪 供图:黄海春、吴建金 编审:王雅静 收稿日期:2017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