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工,我梦想起飞的地方 ——第十五届“挑战杯”市赛一等奖获得者李涵用“飞越上理”720°VR全景航拍献礼2017毕业季

15.06.2017  13:11

      “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也没有从天而降的高科技。不忘初心,追求卓越,需要无数埋头苦干的白天,更需要无数苦思冥想的深夜”,这是李涵第在十五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后的体会。
      李涵,上海理工大学光电学院2013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一个在科研创新竞赛中屡获佳绩的“获奖达人”;一个因为热爱航空科技,多次参加全国航空航天锦标赛并连斩两届冠军的“运动健将”;一个大学在读就已创立了航空科技公司的“年轻总裁”。他不仅是同学心目中的“学霸”,更被大家称为“人生赢家”,这个怀着航空报国理想与追求的年轻人,从思学到创新,从创新到创业,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并以卓越超群的影响力,带动着身边同学共同进步。

 

李涵在母校百十校庆大会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王博 摄)

 

在毕业之际,李涵为母校拍摄的沪上高校首部VR虚拟现实航拍影片(需专业设备观看)

 

720度全景航拍照片样张 


      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于这一点,李涵有着自己的深刻理解。他始终坚信,做任何事情,没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他首先从专业课学习开始,每堂课都认真对待,刻苦专研,希望能为自己打下一个坚实的专业基础,他的每门专业课程都非常优秀,因此在同学中也就有了“学霸”的称号。但是李涵并不仅仅满足于书本的学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并不是一个只会读“死书”的“书呆子”,于是,除了书本的学习,他还积极通过参与各种项目团队和科技竞赛来提高专业水平,开拓创新思维。2013年李涵有幸进入上海理工大学现代电力电子实验室,跟随夏鲲老师进行无人机技术研究,他也得以在这一环境中快速成长,夏鲲老师后来也成为李涵的创新创业导师,无论是在学业还是创新创业实践,都给了李涵很多的指导和帮助。2014年,刚读大学二年级的他所主持的项目“直升机失动力安全着陆控制系统”就被列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该团队的创新创业过程中,学校及学院的各位老师也都大力支持,从实验场地到研发资金均给予了充足保障,使其团队的研发过程没有了后顾之忧。此外,他还参与了“基于Intel Bay-Trial的自动钢琴演奏器”、“基于STM32的自主四轴飞行器”等项目的研发。“大一大二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是先做起来,当自己发现需要学习哪些东西时,再去专攻相应的知识,这样学习的效率是最高的。遇到困难最重要的也是先做起来,要投入时间去做、去解决问题”,每当被问及如何处理专业学习和课外实践的关系时,他如是总结道。 

  李涵与团队成员


      梦想起航,勤奋助力前行
      “航空梦”自孩提时就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中,他也一直在为这么梦想而努力着。终于在2015年,李涵和好友利用专业所学,合作建立了原创技术网站“匠艺无疆”(TekBroaden.com,寓意着“工匠精神,永无疆界”的创新理念),儿时的梦想正式启航。在历经一年的实践后,2016年1月,李涵作为联合创始人创立了青岛微翌创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并担任公司总经理。这是一家以无人机VR(Virtual Reality)全景航拍整体解决方案为主、以航拍及培训服务为辅的创新科技公司。万事开头难,公司的成立仅仅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李涵和他的团队深知,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立足,必须要有过硬的技术产品。李涵团队通过实践发现,目前VR(Virtual Reality)航拍遇到了瓶颈,为了确保拍摄画面稳定流畅,VR相机的稳定云台亟待开发。于是自2016年8月起开始着手解决这一应用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团队上百个日日夜夜的努力,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其团队自主设计的720°VR全景航拍无人机系统打破了传统VR航拍无人机机体布局的瓶颈,独立研发的五电机冗余控制的VR全景相机三轴增稳云台,其驱动能力及画面增稳效果居于行业领先地位。除此之外,该团队还独立开发了包括VR相机阵列远程同步控制系统、头戴式VR相机跟踪云台在内的多项产品,以上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并依托其团队自主创立的青岛微翌创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孵化,公司业务也是不断扩大,目前公司已与清华大学“DreamMedia”未来媒体工作室结为合作伙伴,并先后为京投发展集团、中国中铁集团、青岛电视台、东营电视台提供航拍服务。

李涵所在团队荣获挑战杯上海市赛一等奖


      成功的道路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当别人在羡慕李涵是“人生赢家”和“幸运儿”时,可能并没有看到他和他的团队背后的付出和努力。对于李涵来说,无论是专业学习、参加科技竞赛还是自主创业,他都深知勤奋和努力的重要性。每次外出参与无人机商业航拍,他总是引导团队成员再三检查设备、处理素材、商讨飞行计划,常常工作到深夜凌晨,查缺补漏,精益求精;有时为了拍到宏大的场面,获得清晰的画质,他总是在短睡过后第一个出发,捕捉清晨第一缕曙光;今年寒假,为了研发出更好的产品,赶上“挑战杯”的报名,团队更是放弃假期休息时间,终于在开学前取得了首次试飞成功。这样的经历也让李涵在大学的几年始终保持着勤奋努力的态度,始终希望比别人多做一点多学一点多努力一点,同时无论是学习还是竞赛创业,他都会给自己立下非常明确的计划,并且毫不怀疑地执行下去。 


      追求卓越,一直在路上
      “厚积方能薄发,所有的成绩都是建立在平时的积累和努力基础之上。”,每当身边同学向李涵“取经”时,李涵总是笑着回答。事实上,李涵今天所取得的成绩并非偶然。2014年正读大二的李涵就已经代表上海理工大学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邀请赛并获得三等奖;2015年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最终获得全国二等奖和上海赛区一等奖;2016年对李涵来说更是硕果累累的一年,在2016年“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这是上海理工大学自参加这一比赛以来获得的最好成绩;2016年4月,他更是凭借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届在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遥控手掷滑翔机项目获得全国第一名出色表现,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航空模型项目国家级“运动健将”的称号。此外,李涵和他的公司还相继荣获了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实践挑战赛铜奖、2016年“上海临港杯”“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2016年“智造杯”青岛市创业大赛三等奖、2016年上海市“延吉杯”创业大赛三等奖等奖项和荣誉。

李涵与团队成员


      硕果累累,收获满满,李涵用他的不懈努力和脚踏实地的精神,勇于开拓创新,将一个个创意转化为成果,将一次次思索兑现为实践。在未来,李涵将继续他的研究生求学之路,而他的公司也将继续秉承“匠艺无疆”的理念,用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用创新思维开拓发展的疆域,不断涵衍前行。

 

供稿:光电学院

编辑:新闻中心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