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跑着去做实验 为科研管理奔走
李林,无党派人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从事科研工作三十多年来,主要研究方向为细胞信号转导与调控的分子机制与功能。担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李林很忙。
中午刚跟课题组开过组会,下午就赶着乘高铁去杭州,参加第十六届全球华人生物学家大会。
“这是我的常态。”担任了行政职务和社会职务的李林,如“弹钢琴”般分配着自己的时间,虽然不再长期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但李林谈起科研仍然很兴奋。“现在科研条件相较二十几年前好太多了,年轻人回国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李林说,科研事业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从跟踪国际前沿到在一些方向上跻身世界前列,从人才三三两两回国到海外人才汇聚成阵容豪华的团队,一步步开拓生命科学的“蓝海”。聆听他的故事,好似看到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中国科技发展的一幕幕掠影。
定型:细胞生物学的“天空”非常广阔
“生命科学是这个世纪最受关注的学科。”李林说,人类对生命充满了好奇,“人类寿命到底可以延长多久?”“是什么控制着器官再生?”“为什么人类基因会如此之少?”《科学》杂志曾公布21世纪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其中近半涉及生命科学。
“挑战性”,大概是最令科学家感到兴奋的字眼,李林也不例外。
作为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代大学生,李林于1983年本科毕业,研究生师从许根俊院士,研究最基础的生物化学。就在他研究生入学的前一年,美国科学家新发现一种酶。“要做就做有挑战性的。”李林在选课题时就找准了它,学习最先进知识、跟踪最前沿科技。
“那时候条件差,选科研方向首先考虑的不是我想干什么,而是我能干什么。”李林记得,实验用的猪肝、鸡肝等材料,都是他跑去买的。他经常要到屠宰场和菜场买新鲜的猪肝、鸡肝,往冰包里一放就往回赶。“一个鸡肝卖5毛钱,摊贩可高兴了,那时候一只鸡才几块钱。”
博士后阶段,李林的研究方向转向分子生物学。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生物物理系,他倍加珍惜难得的深造机会,废寝忘食,经常在实验室里工作学习到深夜。“STOP!STOP!每次都需要强迫自己停下来,否则会一直做下去。”美国两年的收获,是他在权威生物学杂志《JBC》上发了8篇文章,以及一笔意外小财——回国后他收到了一张两千美元的支票。这是学校对他假期工作的补偿,因为那两年里他一天都没休息过。
回国之后,李林将所学应用到研究领域,但觉得还是不够。“现在是分子水平,能不能提高到细胞水平。”后来,李林出国做访问学者,学习细胞生物学,接触到在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及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功能的Wnt信号通路,他欣喜地看到,“这里的科学天空非常广阔”。于是,他决定“定型”。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0多年弹指而过,李林在Wnt这片生命科学的“蓝海”中纵横开阖,解开了一个个让国内外生命科学界瞩目的谜团,为干细胞分化、肿瘤发病机理等重大问题的深入理解,带来了全新的视野,他的研究成果也可能为癌症治疗带来新的诊断方法与新药靶点。
回国:获得发展舞台涌现不少成果
李林一直记得,1992年学成后,时任中科院院长周光召给他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欢迎他回国并向他提出了希望。李林当时婉拒国外导师挽留毅然回国,很多人不理解,但他回答很简单:“人无信不立,既然答应学成回国,岂能食言。”选择回国的他,确实获得了很大的舞台。
回国次年,32岁的李林晋升为研究员,2002年,41岁的李林被任命为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常务副所长,两年后任所长。2008年他担任上海生科院副院长,5年后担任上海生科院院长。
“现在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国了,他们都很优秀。”李林说。在过去10年,一大批人才选择回国开启事业,而不是留在国外,甚至不是留在美国。这也恰是中国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10年。人才汇聚、知识累积、能力提升,科学产出越来越多。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发展即可见一斑。这里聚集了两院院士、千人计划入选者、万人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杰青、百人计划入选者等众多优秀人才,他们潜心做学问,涌现了不少科研成果。
2016年度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有一半来自上海,且集中在生命科学领域。这背后,是国家对科研的投入不断增加,以及“李林们”的孜孜以求。
“在科学上追求卓越,在氛围上讲究团结合作。”李林这样评价。这个研究院如今有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三个在科技部刚刚组织完成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得优秀。
与这种科研文化一脉相承的,是对人才的重视。迄今,李林已培养了博士生30多名、博士后7名。在学生眼里,李林对科研的态度有两个标签:“乐趣”和“上进心”。平时,只要得空,他就泡在课题组实验室里。看到年轻人做实验怕苦喊累,他总要说几句:“我们这行,工作不轻松又不挣大钱,如果再没有乐趣,那还是不要做了。”李林说,他年轻时,做实验都是用“跑”的,跑步去看样品、跑着去做离心实验……那种迫不及待,诠释着他对科研的态度。
而在行政岗位上,李林始终认为“一个好的科研管理机制,不仅能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还能有效地减少科研与学术腐败”。他希望为科研人员营造潜心致研的环境。当前,科研人员要在事务性工作上耗费不少精力。李林认为,若能建立更加符合生命科学研究规律的机制,就能更大程度地解放科研生产力。
献策:为上海进军科创中心出力
“缺乏原始创新。”对现阶段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李林一针见血。“成果转化当然也存在问题,但最大问题在原始创新,否则就是无源之水。”国内科技发展到现阶段,技术上遇到的“天花板”越来越多,引进门槛和成本越来越高,关键核心技术有钱也买不到,注重原始创新能力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不仅作为一个科学家,当过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李林,经常对科技政策表达意见。科学家的严谨,让他只说“内行话”,“不懂就不附议”。他提过要重视基础研究,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都是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李林的另一重身份是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这一以无党派人士为主体的平台,吸纳了沪上科技、教育、文艺、卫生以及新社会阶层人士等各行业精英,被称为培养、输送优秀党外代表人士的“蓄水池”和人才库。
科研一线和身处党外的站位,让李林觉得,他们可以提供切中肯綮的思路供决策参考。比如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就让李林感到前所未有的振奋。他就任会长当天,市知联会就向全市党外知识分子倡议:从一点意见和建议、一次参与和讨论、一份成果和研究做起,为上海进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献策出力。
李林自己也不止一次提出,“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他建议,上海建设科创中心,要千方百计把高端人才吸引过来。为此,他用了一个词,叫“千金买骨”——要让高端人才看到你的诚意,要能打动人才的心。
李林依然每天繁忙,始终充满着激情,在他的每个角色间自如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