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机器人微创技术切除胰腺癌下手更准

10.08.2014  21:05
  昨天,由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主办的首届“华东胰腺微创外科论坛”传出消息:难度极大的胰腺癌切除术,利用机器人微创技术,可有效改善主刀医生手术视野,将“隐蔽”的胰腺组织看得更清晰、更准确,从而提升手术效果。

  复旦大学胰腺癌研究所的统计显示:自1973年至2000年,本市胰腺癌发病率翻了一倍,患病主要年龄段集中在60岁以上人群。胰腺“隐居”在腹部深处,它本身血供复杂、肿瘤的存在,更易改变原有正常血管构造,这导致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低(不足20%),且治疗效果不佳。目前,胰腺癌病人获得诊断后,1年生存率为35%,2年生存率为14.4%,3年生存率仅为4.4%,中位生存期仅为7.8个月。

  华东医院胆胰外科中心主任王巍介绍:胰腺癌多发于胰头部,胰体、胰尾较少,手术过程堪称“先破坏、后重建”。开膛剖腹的外科手术在“切除病灶”领域具有优势,但论及重建组织,机器人、腔镜等微创技术更胜一筹,精细、放大的视野,使医生操作空间更大、“下手”也更准。此外,微创还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治疗时间,为高龄病人带来手术机会。一般来说,微创治疗胰腺癌比传统手术早恢复24至48小时,术后住院日也能缩短至原来的1/3至1/2。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