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监管体制机制,现代农业安全管理彰显“浦东特色”

13.02.2018  20:31

■浦东农业执法人员在草莓基地开展执法检查

■浦东农业执法人员前往农业生产基地进行执法检查

■浦东地产农产品信息安全追溯系统流程图

■农残定性检测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每一个人的“舌尖安全”。因此确保农产品食用安全,对于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而言,不仅需有忧患意识与职责担当,更需要具备创新智慧。去年,在总结推广浦东新区和金山区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经验的基础上,经农业部批复同意,对标全球卓越城市发展理念,市级层面“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的创建工作也正式启动。而浦东作为走在上海创新发展的排头兵与先行者,则为推动全市性创建工作开了一个好局。

■众所周知,农资农药直接涉及农产品的安全问题。浦东现有农资经营门店多达233家,位列全市各区之首;菜地面积8.3万亩,其体量仅次于崇明,安全监管可谓面广量大难度高。“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不仅是浦东成功创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后获得的又一块农业“国字号”金字招牌,而且浦东还是上海唯一由农业部认定的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全国5家试点单位之一。那么,浦东是如何通过创新驱动、聚合自身特色和优势,在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方面走在全市乃至全国前列的?

【经验一】

上下联动,形成清晰的农产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

2009年,浦东新区农委在沪郊各区县率先建起了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平台与安全生产主体名录。通过上下联动监管探索创新,逐步建立健全了具有浦东特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农产品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在区级层面,由区食药安委组织协调,区农委具体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即由区农委负责设立由委属相关业务单位和部门组成的农产品安全监管组织架构,委分管领导为责任人,下设农产品安全监管办公室;在镇级层面,设立镇农产品安全监管站,以负责本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日常工作的开展;而在村企层面,则由村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由企业安排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员。这样,通过层层落实,一个能适应产前、产中、产后农产品生产各环节监管需要的农产品安全监管新架构体系日渐清晰,由此让浦东农产品安全监管由上而下贯穿一线,并得以从源头形成规范。

在此基础上,浦东又率先组建了本市农口系统的首支农资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监督员队伍,通过社会监督员明察暗访等形式,对全区评级的农资经营主体实施督查,同时为政府决策、监管提供意见和建议,以积极探索第三方督查监管、社会共治新模式。通过推出上述系列新举,使浦东在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上实现了精准对标。

【经验二】

多管齐下,打造全新的农产品安全监管创新模式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之新兴产业集群和要素市场综合功能辐射力的开发地,创新,已成为了浦东最核心的驱动要素和优势。为此,在重点集聚发展绿色农业、品牌农业、服务农业、智慧农业和种源农业的基础上,浦东的农业安全监管也积极对标创新元素。2013年至2014年,浦东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农产品安全示范镇的创建工作。通过推行台账制、创建标准化检测室等举措,对全区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检测覆盖。此举为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打下了良好基础。从2014年至2016年,浦东紧紧围绕农业部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考核标准进行逐项对照,查不足、补短板,使创建工作日趋完善,并于2016年12月成功跻身“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之列。

诚信体系建设是近年来本市各行各业颇为关注的聚焦点。2015年,浦东又在本市率先推出了农资经营单位信用评级活动,通过推行诚信体系建设,改变区内农户们的传统生产管理方式,纠偏农户们身上所存有的一些不良生产习惯及行为意识。并通过ABC三级信用评级结果来实施分类管理,以提高执法效率,用诚信体系建设倒逼规范发展,使诚信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比如,一些有认证的合作社法人原本对档案记录数据上传等做法态度上比较消极被动,通过诚信体系建设的层层推进,使他们在主观认识上由被动转为主动,并逐渐形成对诚信体系创建的共识。

此外,浦东还结合农业生产特点,逐步摸索形成了“一图、二书、三员、四定、五有、六查”的监管工作模式,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内涵。“一图”即指各镇农业生产基地(农业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监管区域分布图;“二书”指责任书和承诺书;“三员”指农产品质量安全镇级监管员、村级协管员和企业质量安全员(植保员、防疫员);“四定”指定区域、定任务、定要求、定考核 ;“五有”指有队伍、有目标、有追溯、有经费、有应对;“六查”指查责任(是否到位)、查目标(是否有效制订)、查执行(是否有措施)、查档案(是否真实反映)、查场所(是否有秩序)、查质量(是否超标)。目前,浦东已形成一支拥有镇级监管员273名、村协管员551名、企业信息员444名的监管员队伍,从而有力保障了地产农产品的安全。

【经验三】

立足实际,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安全全程监管运行模式

浦东围绕地产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阶段,形成了不同阶段、不同措施、交叉运用的监管方法和措施:在产前阶段,主要是抓责任落实、抓投入品监管和抓名册建档。每年发放农业生产档案记录本约4万余册,农业档案追溯覆盖率达95%以上;在产中阶段,主要是抓培训、抓检查和抓指导。全年对“三员”的培训不低于60小时;在产后阶段,则主要是抓检测、抓考核和抓宣传。通过宣传,使浦东“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知晓度和满意度达到了93%以上(第三方测评结果)。

【经验四】

聚焦特色,挖潜丰富的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内涵

近年来,浦东农业已先后形成不少品牌特色,如浦东的西甜瓜、水蜜桃以及园艺种苗与畜牧种源农业等在全市乃至全国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品牌特色的形成与高品质产品密不可分,而高品质产品的背后又往往离不开一套科学规范的严密监管体系作支撑。以坚守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为底线,浦东结合自身实际,在农产品安全监管上不断凸显功能特色。

一是构建了三级农产品检测体系。即通过建管并重,构建了区有实验室、镇有检测室、村企有速测室的三级检测网络,形成了以快速检测和定量检测相结合、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相结合、执法检查和风险评估相结合的多形式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实行严格把关。二是建立了农产品追溯系统,实现了部分农作物电子档案记载管理,形成了农业生产安全全程监管链,为消费者提供了一条公开通明的农产品安全追溯通道。2017年,浦东地产西瓜、草莓已率先全面应用二维码进行产品追溯。三是积极探索GIS系统智能监管模式。

GIS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计算机科学,是采集、存储、分析、再现空间信息的信息系统。浦东则将GIS的技术集成用于农用地等方面的科学智能监管,以随时和精准掌握农产品产地所在位置、种植的农产品品类以及责任主体暨农户等相关信息,为发展精准农业提供技术支撑,并以此作为对诚信考量的一种依据支撑。也就是说,浦东GIS智能监管模式是利用了已成熟的农用地GIS信息管理系统,并结合追溯体系,按区、镇、村、队对农用地进行了统一的15位数码编码,使其达到了一田一号,实现地理位置、面积和种植种类的对应,为产前、产中的安全监管和产后的追溯提供了重要支撑,并有效杜绝了虚报、消除了补贴政策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