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朱健:高校创业教育应着力构建创业生态体系[图]

08.10.2015  10:54

着眼创业生态体系来组织和推动创业教育,既有利于学校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规划,也能避免创业教育陷入运动式、脉冲式的工作格局。    

未来,“细分”将成为一所高校创业教育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也是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对于创业生态体系的评价,具体到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成效评价,主要是考察全体学生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的养成。    

近年来,国内高校开展和推进创业教育可谓是百舸争流、各具特色。不少高校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在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内涵、路径、成效评价等方面积累了有益经验,也为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整体推进和深入探索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应看到,创业教育的内涵丰富,头绪繁多。明确如何在体制机制上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相互支撑、分工协作的有效机制,对于推进创业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国务院办公厅今年5月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创新创业实践、师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任务。各级各类高校在创业教育上的基础和起点各异,但从未来发展方向考虑,高校创业教育都应着力构建符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创业生态体系。着眼创业生态体系来组织和推动创业教育,既有利于学校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规划,也能避免创业教育陷入运动式、脉冲式的工作格局。    

文化的视角:培育独具特色的创业文化    

纵观世界著名高校,培育独具特色的创业文化无疑是其进行创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无论是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百森商学院(Babson College),还是新近脱颖而出的英雄学院(Draper University),其共性特点是重视推动并积淀形成独具特色的创业文化。    

业界公认创业教育开展得好的高校,在微观角度上,普遍重视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特质,而非传递和教授简单的创业技能;在宏观角度上,重视培育创业文化,使之成为学校创业生态系统中的阳光、水和空气,并以此持续吸引众多优秀学生加入其中,让他们在类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中找到和产生共鸣。    

除了精神文化外,创业文化在一所高校的具体呈现,通常还包括四个层面。其一,理念文化。学校领导层的态度和师生的共识。例如,在斯坦福大学的发展历史上,曾将一千英亩以象征性的地租,长期租给工业界或毕业校友开办公司,再推动这些新兴企业和学校合作,提供各种研究项目和学生实习机会。中山大学曾在职称评审中,对于科研指标有一些差距、但创业教育教学特别出色的教师给予专门保障,也体现了学校的一种导向。其二,环境文化。学校对于创业文化的环境和氛围营造。当前,每所高校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创业成功者,他们的创业感悟和心得完全可以挖掘并整理成为本校的创业校友语录。例如,“一次创业,一辈子创业”,“创业要有两板精神:当老板的精神和睡地板的精神”,等等。这些话语可在校园内通过景观、墙壁、横幅、网络等广泛传播,给在校师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人脉文化。让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能便捷地找寻到创业导师,或是有志于加盟团队的志同道合者。很多创业者提到,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通常两天内可以和相关领域的30-50位创业同行进行沟通和交流;而反观许多高校的现状是,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在一周内很难在校内或校园周边找到5-10位创业者去交流。为此,学校既要有意识地提供物理空间,构建创业者聚集的场所,也要努力整合社会校友资源,让校友创业群体成为给在校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的庞大资源。第四,制度文化。学校对于大学生休学创业、教职工保留教职离校全职创业的制度保障。过去我们存在的问题是,一些政策只存在于部门文件中,操作性不强、落地不够,创业者 “看得见,够不着”。例如,不少地方虽有规定大学生创业可以享受落户优惠政策,但由于毕业生创业毕业时常常还未注册企业,就无法签订单位和自己的就业三方协议;没有三方协议,根本无法向相关部门申请落户。因此,创业制度文化的一方面要义,是为存在的创业可能性给予稳态的渠道保障。与此同时,创业制度文化建设的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防止出现过猛、过头的倾向。在不少高校,现今毕业生创业比例不到1%;从科学和现实规律出发,可预见未来几年内将大学生创业比例提升到3%-5%就将是了不起的成就。因此,如果一所高校希望或者实际形成了过高比例的大学生申请休学创业或毕业创业,则也需要从另一个侧面关注和审视制度文化。    

系统的视角:以平台战略实现创业教育的综合集成在实践中,高校创业教育反映和表现出的主要问题是创业教育师资缺乏,以及现有的创业教育的师资水平不能满足学生创业的实际需求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即便是高校商学院的老师,也常常没有创业的实操经历,很多也并不专门研究创业领域,教学过程中倾向于理论说教,讲不清企业实际运作过程和操作环节,导致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满意度不高。学校如果按照常规专业教育的模式,采取“产品战略”,单纯作为创业教育的内容提供方出现,一方面要开发大量创业课程、编撰教材,一方面要适应学生需求举办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同时也要凝聚创业苗圃和孵化基金提供服务保障,很可能会陷入多面出击、难以为继的状况。我们认为,基于系统的视角,高校创业教育通过平台战略实现综合集成,才能在当前历史阶段发挥更大的整体功效。    

基于系统的视角,创业教育的重点之一是秉持平台战略。平台的一端是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的广大学生和年轻校友,平台的另一端是各类创业课程、创业导师以及创业基金等。学校鼓励更多有条件的学院开设创业类课程,引导更多校企合作企业和校友创业企业提供创业见习岗位,凝聚更多企业家和投资人校友回校担任创业和创投导师,吸引更多种子资金、天使基金和风险资本设立不同额度,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环节的苗圃和孵化基金。    

高校创业教育在本校创业平台初步构建完成后,将迎来近期和远期两个重要的发展趋势:近期的发展趋势是校际开放和协同。例如,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特点,把国外高校的部分创业慕课经遴选后放在本校创业课程菜单中。又例如,部分上海高校针对每所学校创业导师数量有限的现实情况,正在尝试和探索区域协同评审机制。其中,上海西南片高校拟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对区域内部分高校“国家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和“创业天使基金”,汇聚导师资源进行协同评审。长远的发展趋势是每所高校对创业平台上的课程、导师、基金等进行细分。譬如,当前大部分高校都把企业家校友作为一个群体对待,统称为“创业导师”,而上海交通大学近几年实践发现,当导师群体到达百人以上的规模后,有条件也应该把导师分为“创业导师”和“创投导师”两类。创业导师主要评估学生是否适合创业,对创业过程中的情绪、团队管理、社会交往等给予指导;创投导师则主要评估学生创业项目的前景,市场拓展、商业模式以及融资策略。两类导师的职责和重点有很大差异,只有少部分创业校友能同时承担“创业导师”和“创投导师”的职责。更进一步,对于“创投导师”群体,又可根据“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智能硬件”等行业领域,依据种子基金、天使基金、VC基金、PE基金等不同环节进行细分,把每一位“创投导师”的擅长领域、专长环节予以准确区分。未来,“细分”将成为一所高校创业教育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也是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基于系统的视角,创业教育的重点之二是强调综合集成。要立足更广阔的视野、更系统的方法来跟踪和研究有关创业教育的相关问题。我们的高校应把创业教育的内容、交互过程、数据信息和计算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能够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的系统,这样就能充分实现人的思维、人的经验、知识智慧,让各种信息集成起来,把一些定性认识提升到定量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强化两个观点:一方面是创业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的界限趋于模糊。创业教育和其他领域教育具有很大差别,很多学生创业者今天是创业教育的客体,明天通过创业的历练和规律的提炼,完全可以变为创业教育的主体。由于他们在实践的第一线,更善于和在校生用同一话语体系交流和沟通,开展创业交流和教育成效可能更为明显。因此,在创业生态体系中,生产者、消费者和传播者的界限很模糊,角色切换很频繁;大部分消费者今后可能会成为生产者,所有的生产者、消费者又会是很好的传播者。另一方面是逐步重视和加强创业研究。绝大部分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和边界框定在教育教学、实践孵化、师资建设等方面,较少涉足创业研究。在创业研究方面,一些有条件的高校要有意识地布局和迎头赶上,这其中,有很多实践现象值得深入挖掘、分析和总结。例如,我们在近十五年的一线实践中发现,在经济和就业形势相对更乐观的时期,毕业生选择创业的人数会更多;而不是通常许多人所认知的那样:在经济和就业形势不景气的时期,艰难的就业形势会倒逼更多毕业生去创业,去自谋出路。对这一现象,一些毕业生在创业者座谈中反映,经济形势好、就业选择多的时期,他们感到有许多机会成本,更愿意放手一搏,大胆创业,即便创业不成功,再重新就业也是有保障的;而就业形势不乐观的时期,有创业潜质的毕业生反而趋于保守,认为就业机会成本少,还是稳妥点,先就业积累社会经验,以后选择合适时机再创业。这些一线现象和感性认识,通过创业研究完全可提炼为规律和案例,更有利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面对不同的经济形势和创业环境会如何做出创业决策。评估的视角:构建分类分层的成效评价体系创业教育评价是对一所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评价,既体现在对创业教育的受众和对象——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胜任力的评价上,也体现在对高校创业生态体系——创业教育的组织、实施过程的评价上。    

创业教育评价的原则大致有三条:第一,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通常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对在校学生和创业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半结构化访谈,开展定量分析;而通过资料查阅、座谈交流、案例追踪等进行评价则属于定性分析。第二,学生评价和专家评价相结合。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有效性评价是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集中于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满意度以及针对性、有效性等方面的评价。同时,也可邀请创业教育的同行、创业研究的学者,从一所高校创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来对创业教育的整体情况进行原则性评价。第三,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相结合。由于创业教育是一项长周期的工作,教育成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要对创业教育成效适当做出短期和长期评价。短期评价的指标数据来源于创业教育学习期间和结束后不久,主要从创业胜任力的角度,考察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个人特质等方面的变化;长期评价的指标数据一般可设立为创业教育后两个时间段: 1到5年间,指标主要为新开办创业企业的数目;6到10年间,指标涉及创业企业的声誉、成长性、创造就业岗位以及其他经济指标。    

相对于创业大赛的获奖情况、毕业生创业率等单项指标,我们更强调对一所高校创业生态体系进行整体评价。这一评价主要聚焦在资源与环境。创业教育的资源与环境是高校创业教育投入、创业生态体系的直接呈现,具体可分为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是指学校提供的创业基础条件、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和各种保障措施,这些是保障创业精神培育、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实践开展的基础。硬件资源可用以下指标衡量:众创空间的物理面积,创业教育课程数量,创业中心或类似推动创业的机构数,获创业活动经费的学生覆盖率,创业见习基地接待学生的数量等。软件资源是指学校通过政策和措施营造出来的创业氛围、创业校园文化。推崇创业、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环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热情。软件资源通常可用以下指标衡量:创业比赛的覆盖面和参与程度,学生参加创业实践的比例,学生创业社团数量,创业沙龙论坛举办数量,学校师生对创业支持态度所占的比例,等等。    

多数高校开展创业教育都锁定了两个目标:“面上覆盖”和“点上突破”。“面上覆盖”,是通过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新、创意、创造的精神和理念,开设创业教育通识课,持续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等,使全校学生得到创新创业氛围的熏陶、感染和洗礼,收获终生受用的创新精神、创造理念和创业意识;“点上突破”是通过提供独具特色的创业课程,创投导师、创业导师团的指导和辅导,创业苗圃预孵化和资金支持等,培养部分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成为“种子选手”,成为未来的企业家。所以,对于创业生态体系的评价,具体到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成效评价,主要是考察全体学生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的养成。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经营管理企业的理想模式、价值取向和基本信念,是企业家进行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学校创业教育应当帮助学生培养企业家精神内涵中所要求的各种特质。企业家精神的养成可用以下指标衡量:社会责任感、冒险精神、创业动机,等等。此外,面向有强烈创业意愿学生群体的创业教育成效评价,主要是考察创业胜任力的提升。学生创业胜任力包含的要素有:强烈的创业意识,优秀的创业特质,较强的创业能力,扎实的创业知识,等等。对于这些技能和特质而言,有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有些则是通过后天教育培养而获得的。在进行创业教育评价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先天品质,也要重视对创业者的创业经验知识方面的评价,需要对学生创业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进行细分。    

作为创业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深刻意识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从近期目标上,以“创新推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目标,确保创业教育的顺利有效开展,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从长远目标上,从提升国家整体创新力的高度认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着力构建符合学校校情的创业生态体系。我们期待,以每个高校为基本单元构建形成创业生态体系,一定能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无数引擎和源泉,引导、鼓励和培育更多大学生放飞创业梦想。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    

来源:《上海高等教育》 2015.10.07    

原文: 朱健:高校创业教育应着力构建创业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