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一男子赴日淘回88本日军侵华史料 想让更多人铭记历史

15.08.2015  16:00

  原标题:松江人赴日花万余元购回侵华史料想让更多人铭记历史,淘回1932年至1941年当地出版的88本史料

  一个月前,松江本地人张金春游日归来,打开沉甸甸的行李箱,满载的是大摞的书籍杂志。这是他从东京神田旧书街淘回的1932年至1941年当地出版的日军侵华史料,足足有88本。张金春说,购买这些材料,总共花了30多万日元。他希望通过史料搜集,让更多人铭记日军的侵华历史。

   史料照片揭露日军伪善

  在书房的写字台上,张金春给记者晒出了自己从日本购回的88本侵华史料——书籍、写真和杂志,堆起来足有半米多高。

  记者一本本翻看,其中有《支那战线写真》(1937年-1939年)共21本,《历史写真》(1935年-1941年)共64本,《新满洲国写真大观》1本、《上海事变纪念写真帖》1本、《支那事变》1本。其中有的是日本当年出版的期刊杂志,也有非公开发行的印本。书中大量刊登了日本的侵华照片,书信、地图文字,仅照片资料就不下一万张。

  “你看,这是我找到的非常震撼的一张照片。”看到记者在无序地翻看,在一旁的张金春连忙从众多书本中找出他的“研究结果”,给记者讲解起来。

  “这张照片是两个日本军官给一个被俘虏的国民军官包扎伤口,令人费解的是这两个日本军官并不是军医装束,难道日本军人会善待俘虏?显然不是。照片中中国军人的眼神揭露了日军的伪善,暴露了真相。”顺着张金春所指,记者看到照片上被包扎伤口的中国军官,以及他身后坐着的几位中国军人,个个都闪烁出视死如归的敌视眼神。“看到眼神,我恍然大悟。这是当时为随军记者拍照宣传而伪装出包扎伤口的动作,这是做给日本民众看的,宣扬仁德之心。拍照过后,我们的将士必遭杀害。”说到伪善与欺骗,想到被残害的中国军人,张金春抑制不住愤怒。

  在购得的书中,张金春找到了很多当年松江的老照片。比如有早前松江二中的大门——云间第一楼被日本占领的照片,有松江秀南桥(现松江中心医院南面)的照片,有日军骑马占领松江城区的照片,还有大量日军进攻四行仓库,全面占领当年的虹桥机场、龙华寺、罗店、大场等照片,所有这些照片都真实的记录了当时的中国被日军占领后到处火光冲天,一片狼藉的景象。

   20年前种下的情结

  1955年生,未经历抗战,非从事抗战史研究类工作,为何会倾入万余元海淘侵华史书?面对记者的疑问,张金春说起了他多年的抗日情结。

  二十多年前,张金春在老家张家埭养病,经常与村里十几位70岁以上的老人为伴,多次听他们讲起一段发生在张家桥上的惨案。1937年11月,日军在金山卫登陆,长驱松江,一路进攻至张家埭(现石湖荡镇东港村)时,国军退至横泾河对面的吉祥村渡口,在吉祥亭和吉祥桥上隔河对抗。一天下午,张家埭有个村民名叫张忠良,拿着丫枪在打稻垛时,被一个日本鬼子发现,一路追到张家桥,遇上一个身穿孝衣的姑娘,日本兵立刻舍弃了张忠良,转而追赶姑娘。正巧被张杏林(原城西公路红星大队党支部书记张木龙的父亲)看到这一幕,他奋勇上前劝解,试图救下姑娘,反被震怒的日本兵开枪,当场倒亡滚入张家桥下。随后,日本兵将姑娘拉入张家桥西面的民屋进行强奸,躲在隔壁屋内的几名村民含泪亲历了这幕惨剧。

  “目前经历过这段往事的老人都已过世,当年的史料也越来越少。”每每忆及父辈们的抗日故事,搜集当年日军在松江的侵略资料成了张金春多年的念想。

   为买书费了一番周折

  买回这88本图书,张金春不仅花费超30万日元,还着实费了一番周折。他告诉记者,神田旧书街作为最大的旧书市场,书店林立,收罗万象。各家古书店中,有摆放得密密麻麻顶天立地的古代线装书。要找到侵华时期的书本,得一家家询问,而老板给出的,可能是当年大量的印刷品,并无太大价值。除非深入沟通后,才能拿到有价值的书。

  不通日语的张金春,求助于一位日籍华人朋友。那位朋友住在横滨,为了找到有价值的图书,数月间来回神田旧书街七八次,与当地老板深入沟通,还会给书籍拍照后传给张金春,待他确认后再购买。朋友告诉张金春,在询问过程中,自己好几次碰到有右翼倾向的书店老板,被骂了出来。

  张金春希望,能有机会将这些图书提供给抗战史专家,让他们研究出更多的成果公之于众,让国民了解更多的侵华真相。

   专家:哪些史料有收藏价值?

  哪些史料具有收藏和研究价值?抗战史专家苏智良告诉记者,淘书要有一定的辨别力和专业知识。比如1932-1945年印刷的很多杂志和书籍是当年为了颂扬日军功绩的军国主义宣传品,印刷量数以万计,因此它们存世的价值不大。

  一般有价值的史书资料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唯一留存”的照片。该照片并非翻拍翻印本,而是照片原件,且大多抗战史专家未曾见过。如一些日本老兵去世后,家人出售的老兵战争影集等。

  ◆二是战争时存量非常少的印刷品。如最近在鲁迅纪念馆展出的淞沪会战期间的日本报社印刷的6份号外。再如在群众艺术馆开设的上海市民史料实物收藏展上,有上海市民冯懿有提供的他父亲冯孙眉先生与当时著名的救助中国难民的“独臂神父”饶家驹的合影照片等。

  ◆三是当年非公开发行的印刷品。这些在书籍封面上都有清楚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