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多路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01.11.2016  12:39

近年来,为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市农委根据不同类型集体经济组织的实际特点,培育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优势。从总体看,本市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发展主要有五条路径。

一、购置留存楼宇物业。通过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由区县将这些指标统筹平移到新城、区级工业园等发达区域,在开发建设时按照约定的比例为集体经济组织留存物业,由集体经济组织用节余的减量化补贴资金按照成本价购置,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长期稳定的经营性收益。如从2015年下半年起,青浦区练塘镇按照“198区域”土地减量化工作目标,梳理和确定各村土地减量任务,下达减量化资金,同时测算土地减量化后村集体年收益的减少总量。在此基础上,统筹整合村级集体资源,以股份合作的方式,组建经营主体。各村按照减量化后节余的建设用地面积、扣除减量化成本后的资金余量这两个指标,以一定权重确定出资比例,实行共同出资、共享收益。最后,由区规土部门牵头练塘镇对接新城开发建设项目,通过土地附条件出让方式,确定购置的优质商业物业,物业价格控制在开发成本价以内,由练塘镇成立的股份合作实体购置。目前,练塘镇试点第一期项目在新城安排4000平方米商业区,项目已经动工,预计2017年底可交房;第二期项目12000平方米预计于2017上半年启动。按有关测算,项目年投资利润率可保持在6%左右。此外,从2014年起,在40家“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引入合作单位的改造模式,为集体经济组织留存一定比例(10%)的物业不动产经营面积用于长远发展,保障了农民的长期收益。

二、合作开发产业园区。这种形式主要是改变完全按农村经济运行的方式,参与市场经济运行和竞争。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集体经济组织利用自有土地、物业等资源优势,引入其他市场主体,共同发展集体经济,或利用自有货币资产参与区域内外其他项目的开发建设。如松江区新桥镇在2006年由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出资4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0%(目前已增至49%),与漕河泾开发区共同成立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松江高科技园区发展有限公司,对漕河泾在新桥的园区进行开发和招商。2012年,漕河泾创新广场、科技广场28.7万平方米楼宇提前结构封顶,完成期房招商2万平方米,现房租售率达99%,园区实现产值37亿元,给镇集体资产带来了2200万元“红利”。2013年底,漕河泾松江高科技园又给新桥镇资产公司带来不少于3000万元的“红利”。农村集体资产入股高科技园,获得了稳定的高回报。目前,镇资产公司在漕河泾松江高科技园的账面资本已达近2亿元,去年高科园240亩土地上的所有项目投产后,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已拥有其20亿元资产。

三、建立统一发展平台。这种形式是近年来在扶持薄弱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探索的一种新形式,以区级为操作层面,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如,奉贤区改原来各村“单打独斗”为构建村级经济发展联合大平台,“百村公司”应运而生,100个经济薄弱村分别成了公司的股东等;资产属于村里,运作在区级层面进行,各类扶贫资金和资源也改变过去的“撒胡椒面”,相对集中投入,以往的纯粹“输血”变成了“造血”,扶贫政策和市场化运作结合取得的红利,则由这些村的村民共享。“百村公司”和“百村创业园”的探索,将扶贫政策和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改变了过去“村村冒烟”的低层次村级经济发展,让农村集体经济也能“进城”分享城镇化发展的“红利”,2014年、2015年每个村分别获得了收益30万元和50万元,预计今年每村获得收益70万元。

四、参与建设公益项目。这种形式主要是对用于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在资金整合的基础上,委托区级国有企业统筹管理,投资参与收益稳定的市、区重大公共服务项目建设。这是浦东新区在开展农村综合帮扶工作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一种做法。2016年,该区将74个薄弱村的4.5亿元区级帮扶专项资金予以统筹整合,委托给区级国有的浦东农业发展公司,由其进行统一管理,投资老港垃圾填埋场建设,这一项目是由市级财政托底保障的公共服务项目,每年可以获得5.7%的稳定收益。

五、加强资产监督管理。这种形式是主要是通过加强管理出效益。松江全区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已基本实现由原镇、村、组三级管理变为委托镇级集体经济联合社一级管理,并重点加强以土地为主要载体的农民集体不动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原本分散的集体经营性资产由镇级统一经营管理,既改变了过去合同签订随意、租金收取不到位等现象,使集体资产经营更规范有序,同时也实现了集体资产抱团发展,促进了产业能级和发展后劲的提升。这种方式,近年来浦东、闵行、金山等区也在积极探索,通过镇级统一管理物业,有效促进了集体经济收益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