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圆满完成年度水葫芦整治

22.02.2016  16:50

        2015年度水葫芦专项集中整治工作于2016年1月20日结束。

        今年的水葫芦整治,与历年相比呈现出“来得早、来得猛、两头夹击”的特点,即:8月中旬,本市上游圆泄泾、太浦河就出现了带状水葫芦,相比往年提早了近一个月;从打捞量来看,呈持续增长态势,在去年突破50万吨的基础上,再创近年来的新高;往年来量较平稳的苏州河上游来量猛增,与黄浦江上游水葫芦形成了“齐头并进”的局面,导致部分水葫芦进入了黄浦江、苏州河市管水域。

        在2015年度水葫芦整治过程中,市市容环卫水上管理处采取多项措施防控水葫芦污染:

        一是调整预警监控模式。印发《2015年水生植物预警监控方案》,将原先用面积估算转变为预警监控点污染率来评价,将全市相关水域从上游至下游分成4个预警区、143个监控点,明确了市区两级预警区域划分、预警监控内容、预警污染等级、警报发布方式及相关工作要求。同时,为确保整治实效,还编制了分级响应对照表,明确了各级管理、作业单位在不同预警等级下所需采取的管理、作业措施,为管理、作业指明了方向。

        二是全面开展两个联动。针对今年太浦河、圆泄泾、大蒸港方向水葫芦来量猛增的情况,青浦区从青东地区调集作业力量,加强太浦河、大蒸港沿线的打捞力量,松江区则在圆泄泾水域沿线布设临时拦截设施,减缓了水葫芦下移的速度,实业公司将大型航扫力量集中于横潦泾水域,通过市区联动,有效提升了上游地区的拦捞能力。同时,为确保水葫芦集中整治工作的有序进行,市水管处积极开展横向联动,市地方海事局发布了“泖港、黄浦江及苏州河水葫芦整治作业”的航行通告,为年度水葫芦整治工作提供了安全保障。

        三是积极推进三化处置。为进一步提升水生植物三化处置水平,市区两级部门积极探索,全力推进水生植物“源头减量、资源利用”工作。其中,根据“政府搭台、企业运行”的思路,青浦区绿化市容局、环境实业公司配合我处完成了水葫芦幼苗收购及资源化利用的试点项目;松江区会同相关企业,积极探索,通过烘干技术,将水葫芦制成饲料添加剂;奉贤区则以街镇为单位,结合区内湿垃圾处置,试点进行堆肥处置;同时,金山区、闵行区也明确了各自水生植物末端处置渠道。市属作业单位环境实业公司对“科卫洁莲”号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目前基本实现水葫芦“打捞粉碎”一体化,减量化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四是不断优化作业方式。为尽快清捞部分进入黄浦江直管水域的水葫芦,始终保持四个坚持,即:坚持延长作业时间、坚持定点作业日产日清、坚持有船作业、坚持陆家嘴滩涂露滩作业。为积极应对今年苏州河内水葫芦大爆发的新形势,实业公司在库区打捞装置草洁号上加装导流装置、改造输送带,通过技术革新,最短时间内恢复了苏州河景观水域的水面质量。同时,为进一步提升设施设备的科技水平,实业公司会同相关高校及企业,研发了国内首艘“无人保洁船”的原型船,可通过遥控来实现对拦截库区围油栏的启闭,提升了库区的拦截、囤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