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全面完成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

01.12.2015  11:57

  本市艾滋病疫情继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11月30日,本市召开2015年上海市“12.1世界艾滋病日”新闻通气会“。今年1月1日至11月20日,本市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97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743例,死亡151例。自1987年本市报告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截止2015年11月20日,本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5184例,其中艾滋病病人4845例,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人死亡1070例。

  今年本市艾滋病疫情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本市每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虽然仍呈现上升态势,但增幅已趋于平缓,近几年维持在10%左右。本市艾滋病疫情继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二是性传播途径仍是本市艾滋病的主要感染途径,占97.5%,其中男男同性传播占较大比例,占性传播途径的66.0%。

  三是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仍以男性为主(91.3%),男性感染者中18-54岁年龄组占87.0%,其中18-24岁年龄组占11.3%,25-44岁年龄组占75.9%,45-54岁年龄组占12.8%。

  四是报告发现的青年学生感染者近年来持续有所增加。2015年报告发现青年学生感染者92例,较去年同期上升31.4%,占感染者总数的4.7%,其中88%为男男同性性传播。

  五是本市自2008年以来,已连续7年无本市户籍新生儿艾滋病感染病例报告。2015年,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检测阳性孕产妇21人,其中20例为非本市户籍孕产妇。

  本市已全面完成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总目标。截至2015年11月20日,吸毒人群、失足妇女和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95.2%、94.3%和99.0%;吸毒人群、失足妇女和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干预服务覆盖率分别达到96.5%、93.0%和90.8%;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检测率达到99.93%;社区戒毒药物维持人员艾滋病年新发感染率为0;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接受规范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为85.5%,治疗持续12个月的比例为94.3%。

  2015年本市市、区(县)两级政府加大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各项政策保障措施,推进第三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

  ——加强高危人群干预。截至11月20日,全市对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男男同性性行为人员、吸毒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17.8万人次,动员检测2.6万人次。

  ——监测检测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市、区(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已全部具备CD4细胞快速检测能力。截至11月20日,全市共完成艾滋病筛查检测220万余份,完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CD4检测24807人份。

  ——阻断母婴传播。在本市各级各类提供孕产期保健及助产服务的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病毒检测,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幼儿提供免费治疗。

  ——开展感染者和病人关怀救助。坚持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对于符合本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纳入本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及时给予最低生活保障金,对不符合条件但生活困难的人员及其家庭,给予临时困难补助;对于本市低保和低收入家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发生的有关艾滋病治疗和相关疾病的基本医疗费用纳入本市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及时给予医疗救助。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本市已有“上海自强服务社”“上海心生”“美丽人生”“上海青艾”等27家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充分发挥这些社会组织贴近重点人群和社区的优势,深入开展社区动员、社区现场咨询检测快检和转介等相关服务。

  下一步,上海将制定和启动本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十三五”行动计划,继续推动国家级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加强社会大众宣传教育,坚持做好高危人群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探索创新社会组织参与本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动员更多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动员检测、行为干预、心理支持和关怀救助等领域工作。

上海隆重表彰五“十佳”优秀医务工作者庆祝首个“中国医师节”
  广大医务人员为保障2400多万上海市民身体健康和上海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人均期望寿命从72.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健康中国】狂犬病疫苗续种补种答问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微信   发布时间:2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市卫计委连发两文,力推专家看普通专家门诊
  近期,上海市卫生计生委连续发布两个文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