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未成年人犯罪持续下降 犯罪类型盗窃抢劫居多

21.11.2014  12:16

  东方网11月21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从2007年的2682人到2013年的1045人,近年本市未成年人犯罪呈持续大幅下降趋势,昨天市高院发布了《上海法院少年法庭创设30年审判白皮书》。与此同时,白皮书显示非沪籍未成年犯罪比例逐年上升,至2013年达到85.36%。犯罪类型比较集中,以盗窃、抢劫居多,但也出现了未成年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等犯罪类型。

  1984年10月,长宁法院创设了我国第一个少年法庭。当年,全市未成年人犯罪数共计360人。2007年,人数上升到最高峰2682人,此后数量有所下降。从30年的数据来看,未成年人犯罪人数总体呈现上升,近年来持续大幅下降的态势。

  据统计,从1984年至2013年间,上海法院共判处未成年罪犯33602人,其中非沪籍未成年罪犯17316人,占到了半数左右。非沪籍未成年犯罪占本市未成年犯罪总数的比例从1984年的11%已经上升到了2013年的85%。

  据了解,本市未成年犯罪以侵犯财产、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为主,盗窃罪和抢劫罪居多。从2009年以来,未成年人犯罪出现了帮助毁灭、伪造证据、妨害信用卡管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等犯罪类型。根据调查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主要是“图财”,占50.99%,居前五位的其他四项分别是“江湖义气”、“逞强好胜”、“一时激愤”、“追求刺激”。

  据了解,未成年人罪犯的教育程度都较低,大多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其中有25%的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失学情况较为突出。这些少年犯以男性为主,占总人数的94%。

  为更好地防控犯罪,上海法院先后探索了社会调查、法庭教育、合适成年人、回访帮教、心理干预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