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传统刺绣创意设计》非遗研修班开班

16.10.2018  17:47

10月15日,我校第五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传统刺绣创意设计》研修班开学典礼在延安路校区举行。党委副书记刘淑慧,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副局长王玮,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龙佑铭,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李俊及全体非遗研修班学员和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刘淑慧代表学校对远道而来的非遗传承人们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一直以来给予我校非遗培训工作支持和帮助的上海文广局非遗处和贵州省文化厅表示衷心感谢。学校非遗培训从最初的探索到逐步完善,陆续培养传承人112人及非遗师资25人,非遗传承人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结对创造的优秀成果多次在国际高校及时尚平台展示,在比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今年5月,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中心,希望借助中心搭建的平台,坚持改革创新,将传统文化与时尚创意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推动非遗培训迈向更高的层次。她希望非遗传承人此次培训能学有所获,东华学子更要珍惜与非遗大师们零距离交流的机会,学有所悟。东华大学非遗培训工作将在上海文广局、贵州省文化厅及学校党委共同指导下,发挥多学科优势,着力提高研培质量和成效。

王玮代表上海文广局对我校非遗研修班开学表示祝贺。他表示,东华大学在刺绣纺织等领域拥有独特的学科优势,自2016年加入研培计划后,聚焦贵州刺绣,发挥多学科交叉的优势,依托国际化办学战略,推动非遗走出去,在非遗反哺学科建设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龙佑铭表达了对上海文广局和东华大学的感谢及贵州省文化厅对第五期研修班的高度重视,他希望全体学员珍惜学习机会,在“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海派文化精髓中学有所成,将所学带回贵州,带动团队共同为振兴传统工艺努力。

李俊介绍了研修班的主要工作,非遗研修计划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立交桥,是一条联系东华学子与非遗大师的零距离通道,实现了民族文化和国际文化、传统文化和都市文化的有机衔接,学院将对接研修学员需求、社会需求,丰富研修课程及实践活动,开展动静态展,使民族服饰在受到保护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传播并发扬光大。

非遗中心教学主管陈彬老师向各位学员介绍了本期培训课程安排,及与往期培训不同的课程及设计环节亮点,鼓励学员在改进设计、改良制作、提高品质、改善功能、拓展用途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设计出兼具民族与时尚特点的优秀作品。传承人杨林代表全体学员表示将借助东华大学的培训平台,探索民族手作文化市场发展的新思路,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将贵州非遗带出大山,走向海外。

(研修班学员在开班典礼现场)

据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国家“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要求,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在未来3年内共同实施研培计划,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强文化自信,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并丰富参与院校的学术和科研积累,完善相关学科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

自我校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2016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首批院校以来,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作为我校非遗培训的具体实施机构,发挥学科与科研优势,以独具特色的师资条件,成功举办1期《传统刺绣创意设计》普通培训班、3期研修班。我校非遗研修师生结对的设计作品多次在上海市非遗优秀成果展、北京恭王府、英国曼切斯特中国文化中心、斐济国际时装周展出或展演,还参加了今年米兰时尚周国际设计师大赛并获奖。此次培训计划在非遗传承人中选取最有特色及亮点的5名传承人与4名在校服装设计专业大四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结对创作,预计将有20套设计作品在明年3月波兰时装周中国日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