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朗诵成朗读 “朗诵热”需警惕过度表演化

14.11.2016  12:05

原标题:“朗诵热”需警惕过度表演化

  “近几年,经典诵读进校园如火如荼,但有一个现象令人担忧——学生的朗诵几乎等于朗读,有的是背书,有的还捧着夹子上来读。”在前昨两天举行的“2016上海·朗诵艺术高峰论坛”上,安徽省朗诵艺术学会副会长安妮提出,只要求学生大声、有气势地“”,实际上是误解了朗诵。

  时下,各类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朗诵会、诵读活动不断涌现,但专家认为,在这股“朗诵热”中却存在概念模糊、朗诵艺术“过度表演化”等现象,若任其发展,会使朗读走偏。

  朗诵常常被当作工具使用

  朗诵常被误以为是简单的语言表现手段。“我参加过很多朗诵活动,突然觉得,朗诵受重视,是因为这种形式很好用。”安妮发现,朗诵常被作为一种工具使用,因为唱歌不容易、戏曲表演不容易,而朗诵门槛低、看似很容易。许多人还不了解什么是朗诵,就一头扎了进去。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王群认为,诵读、朗读、朗诵、吟诵的外延从大至小,前者包含后者,但前面的诵读行为并不都适用于后面的概念,采用何种称呼,主要取决于文本。据黄仲苏《朗诵法》介绍,诵读一般适合文言中的散文,吟读适合近体诗、词、曲及短小的文言韵文,咏读适合骈文和古体诗,讲读则适合白话诗文。

  当下,朗诵虽热,但很大一部分“”在未理清朗诵概念及艺术表现手法上的盲目扩张,如安妮所担忧的:只重视“”上的普及推广,朗诵、朗读不分,实际上令朗诵的概念更模糊化。

  安妮注意到,某个朗诵艺术节,连续几年将一等奖颁给表演类、小品类的朗诵节目,“演不是坏事,但要有重点、分寸。演出来的朗诵,观众感动的是情节,缺乏可以反复咀嚼的语言艺术。”课堂朗诵也存在类似失误,由于重视学生朗诵的集体效果,朗诵的音乐性和动作性在不知不觉中趋向夸张,结果是把朗诵和舞台表演混为一谈。“朗诵初学者的语言功力比较差,要靠服装、舞美等来营造气氛,总体来说是轻有声语言、重辅助手段。”王群形容,“即便是高水平的朗诵者,也容易混淆朗诵与演戏的区别。

  朗诵应显现韵脚、念出节拍

  朗诵的最大优点是发出声音,而且是抑扬顿挫、有节律感和音乐性的声音。“朗诵要了解平仄、对仗,要显现韵脚、念出节拍,如此才能表现出古诗词高古、幽远、隽永、深邃之神韵。”王群认为,朗诵必须兼顾格律、仔细理解词义、选用正确的读音。

  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朗诵研究会会长瞿弦和从小痴迷朗诵艺术,60余年来,他的朗诵实践从未间断。“只有解读和理解朗诵作品,才能把握准确的基调,产生语言的节奏、爆发饱满的激情。”为了朗诵《大堰河——我的保姆》,瞿弦和特意拜访诗人艾青,理解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在谈话过程中,我体会到诗人对保姆深深的爱,朗诵时,一种感恩的心情油然而生。

  安妮还记得有一次朗诵比赛,当专家评委决定把奖项颁给一位简简单单站在舞台上朗诵的选手时,台下观众中出现“喝倒彩”的声音。原来,当晚另一组选手的朗诵“表演”,更讨观众的“欢心”。“观众是朗诵艺术的土壤。”安妮认为,朗诵艺术发展还应培养真正懂得欣赏朗诵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