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闵行区政府、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环交大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

11.04.2015  20:03

在建校119周年之际,上海交通大学携手闵行区政府、上海地产集团签订“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共建备忘录。这一计划旨在通过多方合作,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零号湾”着眼初创业,主要培育和孵化科技型创业企业,通过搭建完整的创业服务平台和成长培育生态体系,吸引和凝聚国内外高校在校生、校友以及青年教师入驻创业。4月11日,共建“零号湾”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在交大闵行校区隆重举行。闵行区区委书记赵奇、副区长张国坤,上海地产集团董事长冯经明、副总裁薛宏,上海交大党委书记姜斯宪、副校长吴旦、副书记朱健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吴旦主持。  

上海交大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副教授张志刚代表筹建团队介绍“零号湾”情况。“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核心区域位于与上海交大闵行校区一墙之隔的上海沧源科技园。“零号湾”以“改善创业环境,促进大众创业;优化创新环境,促进万众创新”为宗旨,将充分发挥智力、科技、人才、信息和平台、资源、资本的集聚优势,为创业者提供适合初创业起步的生态园区,以及相应的创业加速器和接力园。  

上海交大六个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首批入驻“零号湾”,将从这里迈出他们从“”开始的创业之路。他们分别是:为科技创新提供网络支撑与服务平台的“InnoXYZ项目组”,专注于考研辅导的 “微梦想考研教育团队”,为农村及贫困地区公益图书馆提供管理平台的 “思源公益机构”,打造基于专业培养核心课程资料共享平台的“传承·交大”团队,致力于智能硬件设计开发和生活健康数据挖掘的 “火源创业团队”,聚焦于视频特效制作的“橘酷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闵行区副区长张国坤、上海地产集团副总裁薛宏、上海交大党委副书记朱健共同签署了“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合作备忘录。首批入驻“零号湾”的创业团队代表获颁“金钥匙”,象征创业之门的正式开启。赵奇、冯经明、姜斯宪共同为“零号湾”战略合作伙伴第一财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腾讯上海创业基地、京东金融的代表颁授了纪念证书。 

姜斯宪发表讲话,他代表交大对闵行区、上海地产集团、创投公司代表和创业团队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互联网+”的热潮正在全球兴起,上海市希望在这个潮流中把科技创新创业带上新的高度,这也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战略部署。上海交大责无旁贷应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共建“零号湾”就是交大用实际行动与闵行区政府和上海地产集团一起,为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力量。当前国家的科技创新创业大环境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这种根本性的制度改革一定会极大地激发教师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也使得学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能更加放开手脚开展工作。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零号湾”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就有更大的机会取得成功。他祝愿在“零号湾”创新创业的基地上能够结出硕果。  

根据协议,在“零号湾”的建设中,上海交大将发挥创业领域引领作用,吸引国内外高校毕业生创业团队,筹建“创投导师库”与“创业导师团”,推动创新创业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凝聚优质创业基金、创业培育机构入驻园区。闵行区政府将提供500万元人民币的创业苗圃基金,为入驻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完善周边配套设施建设,系统规划创业集聚区周围园区用地属性。上海地产集团将出资共建运营平台,牵头硬件及配套设施建设,协同进行用地规划与改建,投资相关创业项目,承接集聚区成熟企业。  

零号湾”一期建设目标是至2015年底,凝聚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文化创意、四新经济等领域的创业者约200位,并为入驻园区的创业者提供个性化诊断、专业指导及其他创新创业培育服务。  

出席签约仪式的还有闵行区经济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江川街道等单位的代表,以及来自创投、创业领域的交大校友、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学院师生。  

上海交通大学长期以来具有创新创业的传统,重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创业教育的开展,强调高水平的科研反哺高水平人才培养,注重把一切办学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学校2010年就在全国高校较早成立了创业学院,从大学生创业的视角,梳理和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创业生态体系。学校在去年举办的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以五金一银的优异成绩捧得冠军杯。在交大校园,“让创新成为凝结在血液里的一种精神,让创业成为生命中一种力量的迸发”已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