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文明记录被美国遣返?瞎说!

22.09.2015  10:01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名来自上海的中国游客,16日持十年有效美国签证入境旅游,万万没想到在洛杉矶过境时,被美海关官员以在欧洲旅游时留下“不文明游客”纪录为由,当场将其十年美签作废,并直接遣返中国。这件事情是否属实呢?



在每篇被转载的消息中,都附有这样一张护照图片,护照持有者就是该起事件的当事人,洪女士(应本人要求化名)。今天上午,记者联系到了洪女士。她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一定要帮我澄清啊,我没有在欧洲的不文明记录。


第一次出国就是美国,从未踏上欧洲国土


洪女士给记者看了自己的护照,在这本崭新的护照上,只有一个十年多次往返的赴美旅游签证,这还是今年1月刚签发的。言谈间,洪女士也毫不避讳自己对美国的喜爱。她说自己刚退休,之前也从未出过国。今年第一次办了赴美签证,因为想去美国买买东西。所以今年3月,她去了美国,并在当地亲戚家住了4个月。原本打算9月份的时候再去一次,没想到被拒之门外。洪女士还打趣的告诉记者,她这辈子都没去过欧洲,连欧洲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换言之,网络上所说的,因为曾在欧洲旅游时,留下不文明记录,而被拒绝入境,根本是子虚乌有。


的确被拒绝入境,但是另有原因


在洪女士的护照上,记者的确看到了两个红色印章。一个是9月15日从上海出境,前往美国的;而另一个则是9月17日从美国入境回沪的。那么在美国洛杉矶入境时,洪女士究竟和海关官员发生了什么。




海关官员:您今年3月刚来过美国,而且还待了4个月,不到2个月您又来了,这样不合理。您是来做什么的?


洪女士:我是来旅游的,因为苹果6S25日出来,我想来美国买两部回去。


海关官员:那么您带了多少现金?


洪女士:我带了2700元美金。但是随身手提包里只放了200美金,还有2500美金在同行亲戚的身上,怕自己带着不安全。(此时同行亲友已经顺利入关,洪女士无法联系到对方)


海关官员:您购买了返程机票吗?


洪女士:我没有购买,因为还是准备住在亲戚家,所以没有购买。


海关官员:我们怀疑您有移民倾向,您来美国旅游的解释也不合理,我们不允许你入关。


洪女士:如果不让我入关,我就直接从这回去。


海关官员:明天有一班从美国洛杉矶飞往上海的航班。


这组对话,洪女士是在当地海关官员翻译的帮助下,完成的。最终,洪女士的亲戚留在了洛杉矶,而自己则乘飞机回了上海。


网上虚假信息缘何而起?


华小姐,是为洪女士办理签证事宜的旅游行业工作人员。见到记者后,华小姐特别懊恼,感觉自己原本的一番好意,反倒给洪女士增添了不小的麻烦。


原来当洪女士被拒绝入境回沪后,她就打电话给华小姐吐了一番苦水,华小姐在电话那头安慰了洪女士好几个小时。挂了电话后,华小姐就陷入了沉思。“当时我自己也在分析,虽然现在十年多次往返看来是方便了,而且不少中国游客,现在也有条件在国外,长期居住在亲戚家了。所以我觉得,像洪女士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在别人身上。”于是华小姐总结经验,在朋友圈内发布了一条这样的微信。建议赴美游客,不要在美国逗留时间超过3个月,以免被拒绝入境。


然而令华小姐意想不到的是,朋友圈发出后的第二天,她就在网上看到了面目全非的帖子。“照片还是用我的照片,马赛克也还是我打的,但是下面的内容完全变了,怎么和欧洲扯上关系了”!


华小姐说,她的朋友圈里都是自己的同行,原本只是想陈述事实,给他人一个提醒,没想到一转十、十转百,最后被歪曲成这样,她现在就感觉特别对不起洪女士。



水落石出,旅游局声音


1、欧洲没有建立不文明档案,所以所谓不文明行为不可能从欧洲转给美国。


2、中国刚建立起不文明档案,就记录了几起事件,但并未涉及上海游客建议赴美旅客,即使申请了十年多次往返签证,如果在美停留时间过长,或赴美频率过密,仍可能被拒入境。


根据浦东机场边检站工作人员的解释,“不文明行为”要被记录在案,至少在当地是报了警,警方介入后,也认定了他的行为不妥,甚至触犯了当地的一些法律法规。


同时,边检民警还提醒,虽然没有证据显示该旅客是否因不文明行为而被拒入,但现在许多国家的出入境信息己联网,所以旅客在国外时,也要多加注意自己的言行,做个文明人。


此外,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纪录管理暂行办法”去年执行以来,中国国家旅游局也已经公布了部分游客不文明纪录,并有游客被纳入“黑名单”。中国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司长彭志凯表示,“暂行办法”是要让不文明的游客“长记性”。


根据中国的上述“暂行办法”,“游客不文明行为纪录”形成后,在必要时,中国旅游主管部门也将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人民银行征信机构等部门通报“游客不文明行为纪录”。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