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崇明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04.01.2016  21:11

时值岁末,本县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变化明显。其中,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额、招商引资企业数在11月份呈现放量增长态势;财政收入降幅较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旅游接待人数及营业收入则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1月份,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工业产值岁末放量增长,重点行业“四增两减”

临近岁末,各工业企业为了完成年度计划,加大对生产的调控力度。11月份本县工业生产走出颓势,迎来放量增长。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40.2亿元,同比增长15.1%;全县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8.6亿元,同比增长11.2%;工业产销率为96.0%。在全县工业总产值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7.1亿元,同比增长15.5%,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2.4%。1~11月,全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28.3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26.0亿元,同比增长4.0%。

工业生产主要指标放量增长的同时,本县六大重点行业也扭转颓势,呈现出“四增两减”态势。六大重点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3.7亿元,同比增长15.8%。分行业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均呈现正增长态势,分别实现增幅为28.5%、25.6%、20.9%和3.6%。只有金属制品业和仪器仪表业在11月份出现了同比下降,但下降幅度均在20%以内,分别下降15.8%和14.9%。1~11月,六大重点行业实现总产值260.0亿元,同比增长5.9%。

海洋装备制造业在骨干企业增长带动下,本月产值也呈现出大幅增长态势。11月份,全县海洋装备产业实现总产值29.0亿元,同比增长21.0%。1~11月,全县海洋装备产业实现总产值223.6亿元,同比增长12.6%。

2、财政收入单月调整明显,支出继续收缩

受年末财政收支调整影响,11月份本县财政总收入和县级财政收入下降明显,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4.4亿元,同比下降21.1%;其中县级财政收入2.1亿元,同比下降23.3%。从税种看,实现增值税0.8亿元,同比下降22.5%;实现营业税0.5亿元,同比下降10.6%;企业所得税0.1亿元,同比增长47.4%。1~11月,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15.2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县级财政收入53.1亿元,同比增长14.2%。

在财政收入单月负增长的同时,本县财政支出也进一步得到压缩,但民生支出和重点支出依然能得到充分保证。11月份县级财政支出11.8亿元,同比下降34.4%。支出前三位的项目包括城乡社区事务支出、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就业支出,均为民生重点项目支出。

3、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加快,完成全年目标或无压力

11月份,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加快,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8.9亿元,同比增长9.1%。1~11月,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8亿元,同比增长2.2%,完成全年目标或无压力。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仍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房地产投资额增速仍然较快。1~11月全县完成房地产投资50.2亿元,同比增长41.8%,占总投资额的比重达到41.3%。二是投资继续向第三产业靠拢。1~11月,第三产业共实现投资额108.8亿元,同比增长6.1%,占总投资额的比重为89.3%;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分别仅实现投资额1.6亿元、11.4亿元,同比下降33.0%和20.0%,占总投资额比重也仅为1.3%和9.4%。三是三大地区仍是投资重点。今年来长兴地区、新城地区和陈家镇地区共实现投资额70.3亿元,同比下降7.8%,占总投资额的比重为57.7%,仍是本县投资重点。不过,也要看到,三大地区投资额近来正呈现增速放缓、比重下降的趋势,所以寻找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或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需要关注的问题。

4、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吃穿用烧同步增长

本县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持续活跃,零售业占据主导地位。11月份,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亿元,同比增长11.9%。其中餐饮业实现零售额0.4亿元,同比增长12.2%;住宿业实现零售额0.4亿元,同比增长12.0%;批发业实现零售额0.4亿元,同比增长11.5%;零售业实现零售额7.0亿元,同比增长11.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0%。1~11月,全县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4亿元,同比增长12.1%;实现集贸成交额22.6亿元,增长13.4%。

5、长兴横沙招商有力,工业园区、长兴纳税近四成

11月份,全县引进各类企业1313户,同比增长68.3%,引进企业实现税收额4.8亿元,同比增长6.8%。

1~11月,全县累计引进各类企业12096家,同比增长31.4%;引进企业实现税收额105.3亿元,同比增长24.0%。其中,长兴镇、横沙乡依然是本县招商引资大户,今年来引进企业数分别为3608家和2362家,共占全县总数的49.4 %。工业园区、长兴镇则是招商引资利税大户,分别实现税收24.2亿元和13.8亿元,共占全县总数的36.1%。

6、旅游人次小幅下降,旅游收入增长明显

1~10月,全县累计接待游客405.2万人次,同比下降4.5%;全县实现旅游营业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48.2%。

近几个月来,本县旅游市场呈现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旅游接待人数小幅下降,但营业收入不降反大幅增长。这充分说明了在县委、县政府对旅游产业的高度重视下,本县旅游市场效益和结构质量正在不断得到优化和提高,集约化发展或是未来本县生态旅游发展的大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