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观阶段已过豆粕中线看涨

14.11.2014  02:31

  当前,豆粕现货市场出现较大分歧,多数认为后期国内大豆供应会持续增加,油厂再无挺粕理由,豆粕现货价格料会继续下跌,但也有库存不多的现货商在积极等待下跌后买入。笔者认为,短期来看,豆市供应量逐步增加或将导致粕价弱振,但长期来看,内外盘豆价均处于历史低价区域,并基本上已经消化了市场所预见的利空因素,加之下游消费端库存较低,养殖行业进入恢复周期,粕价反弹的可能性较大。

  从11月开始,新豆到港将明显增加。虽然大豆到港及压榨量增加,但其中较大部分以完成前期已售合同为主,真正的现货供应压力低于预期,这有利于豆粕价格稳定。

  据了解,11月船期美豆到港成本较低,多在3300~3500元/吨,油厂压榨利润有明显好转。

  今年南美大豆播种早期天气也不太配合,这使得后期对单产题材的炒作存在较大可能性。总之,在经过持续下跌后,美豆价格在1000美分/蒲式耳一线对潜在利多因素的敏感度将增加,最坏情况也是维持在这一区域震荡。

  另外,基金持仓动向也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美豆价格的涨跌节奏。从目前美豆盘面的基金动向看,中长期豆类价格将进入反弹周期。

  作为豆粕的主要消费行业,饲料及养殖行业近期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是中间渠道的豆粕现货库存量较低,今年以来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今年二季度豆粕价格的反弹导致不少饲料及养殖企业追涨采购,而7月以来的下跌导致很多企业大幅亏损。据调查,当前多数豆粕消费企业的库存在15天以内,随用随买。另一个现象是,国内生猪存栏自低位开始反弹,有利于刺激后期饲料消费。

  这两个现象说明豆粕需求的一个共同点:当前正处于中下游无库存、饲养行业逐渐好转的阶段,现在的豆粕需求即为最糟糕情况下的刚性消费水平,已无泡沫可挤,后市无论是因为养殖好转拉动,还是生产成本增加推动,豆粕价格都将会进入上涨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