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最低工资标准上涨为每月2190元 体现政府担当

01.04.2016  08:34

  据《劳动报》报道,上海2016年最低工资标准从今天起上涨为每月2190元。消息一出,诸多职工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最低工资该不该再涨?该涨多少?是否对企业造成越来越重的负担?这些问题,成为近期社会关注的焦点。尽管涨幅低于前两年,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上海依然用一次“艰难上涨”体现了责任与担当。

  上涨,是对低收入职工的必要保障,是化解职工之忧的积极举措。有人说,上海的最低工资其实并不“”。不过,伴随着经济的不景气和大环境影响,从2013年的1620元,到2014年的1820元,再到去年的2020元,近年来的涨幅确实在放缓。不仅如此,最低工资占平均工资的比例并不高,即使按最新数据来推算,也不过30%左右。

  在这种前提之下,最低工资若止步不前,如何体现“公平”二字?

  上涨,是推动用人单位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有力举措,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基本要求。市总工会始终重点关注相关标准制定,并提出“继续实施每年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政策,并探索逐步建立行业最低工资制度”等系列建议。根据其发布的评估报告显示,62.2%的职工认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对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略有作用”;16.3%的职工认为“作用很大”,两者合计占78.5%。由此可见,最低工资调整不是“小事一桩”,而是切身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呼声之下,最低工资若止步不前,怎能体现“需求”二字?

  上涨,也是稳定实体经济,夯实中国制造的必然趋势。前不久,上海已经下降了“五险一金”的企业社保缴费比例,今年的最低工资增幅放缓、工资增长指导线下调,也正是考虑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承受能力。眼下,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日子并不好过,但“减负”不能瞄准职工钱袋子,更应该从技术更新、转型升级、加强管理着手。对于懂得市场规律的企业来说,只有加大科技投入,真正以人为本,愿意与职工分享红利,才能走出一条真正的金光大道。

  在这种现实之下,最低工资若止步不前,又怎能体现“发展”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