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做客我校共建之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孔子学院 用“羽毛”讲述文学之美
8月19日,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国际安徒生文学奖得主曹文轩先生等一行专程访问了与我校共建的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孔子学院。奥克兰大学副校长、奥克兰大学孔子学院理事会主席Jenny Dixon教授代表奥大及孔子学院,向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进行了亲切的交谈。陪同曹先生一同来访的还有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总编辑张晓楠、第35届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执委张明舟、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芳以及北京广播电台主持人小雨姐姐等。
一支羽毛,它希望解答一个问题:“我是谁的?”问过孔雀,问过云雀,也问过老鹰……19日,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孔子学院的演讲中,中国著名作家曹文轩饱含感情,翻着设计巧妙的英文图画书《羽毛》向听众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图一:《羽毛》封面
在曹文轩看来,这本《羽毛》也是一支“幸运的羽毛”。巴西插画家罗杰·米罗根据曹文轩撰写的故事设计了这本图画书,这本书出版后,罗杰·米罗获得2014年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而曹文轩也即将领取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文学奖。
图二:《羽毛》插图
这本书设计精美,不少细节引人注目:书页一侧有不断变换的羽毛图案,内文还有绘制在青花瓷瓶背景上的故事情节。这些设计创意和故事里精妙的构思一样,都吸引了读者关注。而在曹文轩看来,这种对美感的追求正是文学最重要的基本面之一。
图三:8月19日,曹文轩做客奥克兰大学孔子学院并发表演讲
图四:8月19日,曹文轩做客奥克兰大学孔子学院并发表演讲
他当天的演讲正是以《审美:作为文学的一个维度》为题,向听众们展示自己追求文学美感的创作宗旨。曹文轩认为,安徒生评奖委员会之所以选中自己,也是作品中的“美感”在发挥作用。“是语言之美、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智慧之美打动了安徒生评奖委员会委员”。
图五:曹文轩为现场听众讲述《羽毛》这个美丽的绘本故事
曹文轩在演讲中说,审美是文学的重要基本面之一。美让人类变成了有情调的人类,人生变成了情调人生。他说:“人类一有情调,这个物质生活的世界从此改变了,变得有说不尽的,或者不可言传的妙处。”而正是文学,在人类情调的养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把平庸的物象变成可供审美的东西。
曹文轩认为,只有一样东西不会衰老,那就是美。“东方有一轮太阳。看到这轮太阳时,你的祖父会感动,你的父亲也会感动,你同样也会感动,这种感动会延续到你的儿子、孙子,子子孙孙会一直被感动着。这大概就是美的力量的永恒性”。
图六:上百名听众饶有兴致地聆听曹文轩精彩的讲座
曹文轩的演讲吸引了不少文学爱好者和出版界人士的关注。当读者问及曹文轩是如何成为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时,曹文轩透露,自己年轻时从事业余创作,受到一名喜爱儿童文学的文化馆馆员指导。2016年4月10日,曹文轩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得知自己获奖,第一时间就给那位老师发消息致谢。在走上文学之路后,曹文轩认为,使用童年的视角看待事物能够使自己的美学观得到实现,因此坚持儿童文学创作。
图七:曹文轩一行参观奥克兰大学孔子学院
为发挥中新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奥克兰大学孔子学院通过组织此次活动,让新西兰当地的学者和文学爱好者不仅有机会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有了最新的认识,也使他们从中一窥中国儿童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它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孔院计划将利用此契机,积极与相关出版部门联系,考虑未来如何将中国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介绍给热爱中国文化的新西兰广大的小读者们。
图片来自孔子学院总部及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