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暗访城中村里的炼油黑窝点 三年里缘何无人过问?

03.07.2015  21:20

核心提示 2013年实施的《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处理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餐厨废油必须有专门的收运单位回收,交给指定单位处置。任何个人或单位都不得擅自从事废弃油脂的收运活动。然而,地沟油非法收运,并未从此销声匿迹。近期,就有观众向我们举报说,在宝山和普陀交界处的一个城中村里,隐藏着一个非法收运、炼制地沟油的窝点,存在已长达两年之多,投诉举报也没人管。记者接报后,随机展开了暗访。

在普陀桃浦与宝山大场的交界处,有一片城中村。几百平米的空地上,堆放着 一百多个油桶 。据报料人反映,很长一段时间来,一直有人在这里烧东西,还有大量废油桶被运进运出。

听听报料人怎么说

报料人高先生: 狼烟四起是经常的 ,老早就有了, 我关注到现在要有三年了 ,有烟的地方有很多铁桶,来来往往的人形迹可疑。

报料人韩先生:我亲自到那边去看过了, 就是那个油,装进装出,蛮频繁的,也蛮隐蔽的。

记者暗访炼油黑窝点

为了弄清楚这些油桶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猫腻,记者兵分两路展开了调查。

炼油点从白天烧到晚上

在这片空地旁,停着十来辆蓝色小货车,大多装着污迹斑斑的油桶。在其中一辆车上,记者还发现了一叠名片,上面写着:回收各种废油。空地深处,有多处焚烧留下的痕迹。一些油桶边上,还搭着帐篷,里面有大量木柴。墙根下支着三个一人多高的大桶,有人正在熬煮着什么。

这天,这个灶头从白天一直烧到了晚上,但收油人却一直没有出现。第二天早上5点,天刚亮,灶头又开火了。只见一名男子用自行车推着两个桶过来,卸下桶后,也加入了熬油的工作。

五米开外,另一个炼油点也烧得热火朝天。炼好的油,都被倒进了旁边这堆五颜六色的大桶里。

上午9点多,一辆蓝色厢式货车开进空地,两名男子下了车。透过车门,可隐约看到里面还装着不少大油桶。大约花了半小时,四名男子合力,把整整6大桶炼好的油,装到了车上,车子随后开走了。

炼好的进了润滑油厂

这些油桶会运往哪里呢?记者驱车跟随这辆车牌号为苏E923LK的厢式货车。在开了大约2小时后,货车停在了30多公里开外,嘉朱公路附近的这家嘉定虹桥润滑油厂里。一进厂,记者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餐厨垃圾的腐败味。

而厂门左侧,放着四五十个装有餐厨废弃油的大桶。一家润滑油厂,要这些地沟油做什么?难道是做润滑油吗?记者询问厂里工人,可对方却说,他们厂只是出租了场地给这些人,至于这些油用来干嘛,他们也不清楚。

地沟油来源去向成谜

这些地沟油,来自于哪里?炼好后为何要存放在润滑油厂?它们的真实用途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似乎都成了谜。 但市政府第97号令明文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从事餐厨废弃油脂的收运和处置活动,如发现有擅自收运和处置的,城管执法部门可以对其处5至10万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另外本市还规定,餐厨废弃油脂的收运必须交由有资质的单位操作,并用餐厨废弃油脂回收专用车进行密闭化运输,接受实时监控。 依据这些规定,这些炼油运油团伙的行为已经明显违规,可以向政府部门投诉举报。不过报料人却说,他们曾向公安、城管、环保、镇政府等多部门反映过,但却始终没有人来整治。


五大疑问 像这样收运、炼制地沟油的非法窝点,为何能存在那么多年?为何居民称多次举报,也未被及时整治?上海各区县推行网格化管理已经多年,"城中村"本该成为网格化管理的重点地区,为何现在会成为"管理盲区"? 而这些地沟油,来自哪里,又去往何方?它们的真实用途究竟是什么,会流向餐桌吗?对于这些问题,居民们想搞个明白,公众也想知道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