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为136年来最暖 世界气象日聚焦"更热、更旱、更涝"

18.03.2016  13:52

  “2015年是136年来最暖的一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主题是“直面更热、更旱、更涝的未来”。上海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史军向东方网记者解释今年主题时解释,随着2015年大气温室气体再创新纪录,许多极端气象现象频频出现。

   更热:2015年是136年来最暖一年

  史军表示,从1880年至2012年,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了0.85℃,而在1951年至2012年这个区间内,上升速率更快,到了1983年至2012年这个区间,堪称北半球最热的30年。2011年至2015年,又是1980年以来的最暖5年。2015年12月,是北半球136年来最热的一个月。

  史军表示,根据预测,从2016年至2035年,地球表面温度可能继续升高0.3至0.7℃。具体而言,地球各处升温也呈现区域性差异。“北极地区升温快于其他地区,陆地升温快于海洋。”史军说。

   降水量地域差距拉大:干的更旱湿的更涝

  史军说,尽管从全球来看,平均降水量在增加,但地域差距很大,“干的地方更干,湿的地方更湿”。2015年自然灾害影响了1亿人口,其中受旱灾影响就达5000万。

  同时,一些地方的暴雨事件也在不断增加,“一代一遇”的暴雨更加频繁。史军表示,强降水事件会在中纬度、热带地区大量增加。例如巴基斯坦的季风期,一个台站记录了24个小时540毫米的降雨,而该国平均值只有336毫米。

   上海及各区县气象局将对公众开放

  记者了解到,今年世界气象日期间,上海市气象局将对公众开放气象业务工作区,目前正接受市民预约。上海市气象学会秘书长徐建中介绍,3月20日上午,预约成功的市民可以参观工作区,了解上海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等业务。

  3月22日上午,上海气象局东门外举办有气象科普咨询活动,中心台、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候中心、法规处的专家,将现场回应市民对于气象预报、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

  同时,浦东新区、闵行区、嘉定区、宝山区、奉贤区、松江区、金山区、青浦区、崇明县的气象局也将对市民开放,市民可在截止时间前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