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科投整合产业资源打组合拳 用“资本”推动科技创新创业

25.11.2014  14:15

      红杉资本、诚鼎投资、复星资本等一批投资界大佬,最近出现在普陀区科技投资公司(简称“普陀科投”)组织的一次“投融资对接会”上,他们将目光聚焦于普陀区一批有潜力的科技创新企业,部分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让科技型企业与投资大佬‘坐下谈谈’”,普陀区以这种新理念扶持企业发展,与政府职能部门错位支持,打组合拳,通过设立“普陀科投”区属战略产业投资公司,充分整合产业资源,用“资本”推动科技创新创业。

  近年来,普陀区积极打造“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上海张江高新区普陀园获批两年来,大批中小型科技企业入驻,而随着天地软件园、桃浦科技智慧城中的安防智慧谷、武宁智能产业园等一批园区板块逐步形成,科技产业在各方面政策环境推动下发展迅速。区科委在服务企业过程中发现,许多科技型企业发展遭遇资金瓶颈:一是不知该怎样找到资本,二是往往急于求成、偏离实际。而一旦资本介入不当,反而也会影响企业良性发展。

  如何从资本层面去帮助推动这些企业优化发展?普陀区今年初成立区属战略产业投资公司“普陀科投”,它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构建政府推动下的区域科技金融功能平台,为科技企业和投资方搭起互动桥梁。前不久,“普陀科投”发起一次“投融资对接会”。来自全区的近30家科技企业,带着自己的融资(商业)计划书,与上海科投、九鼎投资、红杉资本、诚鼎投资、上海国际创投、复星资本等60余家投资大佬面对面,进行路演对接。为了提高对接效率,“普陀科投”还根据投资机构的不同偏好,按照行业把科技企业分为四类,包括普陀重点发展的智慧产业领域、当前最热的互联网领域、轨交与装备制造领域以及节能环保新材料领域。

  一家初创技术性企业上海伺服电机控制有限公司成为对接会上的焦点之一。这家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能有效替代进口产品,但技术员出身的创始人却对资本市场的规则不了解。怎样才能融到合适的“”?“普陀科投”融资顾问早已全程介入,先对公司负责人进行辅导,讲解股权融资方式和风险,指导其写作商业(融资)计划书。最初,公司计划融资3000万元,但融资顾问觉得这个额度太大,容易导致后续融资时失去控制权,且初始融资公司估值水平较低、出让过多股份不有利于公司发展,因此建议其分步融资,首期融资800—1000万元。公司采纳了这项建议,在对接会上表达了明确意向。目前,“普陀科投”推出建立一个“创新创业基地”、一个“创业投资基金”、一个“创业管理团队”的联动产业化模式,扶持科技产业发展。

  上海普陀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很荣说,企业的融资需求是动态、持续的,今后将定期举办投融资对接活动,并关注投融资对接后的“基金撬动”与“跟投策略”,还将对一些初创型、小微型科技企业进行“孵化+投资”式培育。在启动投资运营资金后,区政府将每年安排财政国资收益预算注入区科投公司,用于资本引导促进区域科技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