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优化带来企业集聚“加速度” 普陀区建立地区投资促进中心

12.11.2015  12:54


  仅考察过两次,环保上市企业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决定将上海公司落户普陀区。

  “各区给出的政策都差不多,我们看中的是服务。”清水源公司总经理助理都小兵说,在长寿商务区投资促进中心的帮助下,仅用了7个工作日就完成了注册登记,“没走任何冤枉路。

  街道全面退出招商之后,如何实现引资促进经济发展?普陀区的办法是:从顶层设计入手,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让“管事儿的管的事儿越来越专业”。

  普陀区构建了由区服务经济推进工作小组领导,以区域楼宇(园区)综合服务站点为前台、投资促进中心为枢纽、政府部门为后台的创新服务工作体系。

  区投资办主任李世荣告诉记者,普陀区在全区划定6大“重点地区”,在此基础上建立真如地区投资促进中心、长寿商务区投资促进中心、长风生态商务区投资促进中心、桃浦智慧城投资促进中心、长征投资促进中心、桃浦投资促进中心等6家地区投资促进中心。在长寿地区,由区商务委和快乐集团牵头,创造性地推出“产业部门+重点地区”的招商高效运作机制。

  过去,街道负责招商,发现项目后跟踪推进、出面协调。现在,街道退出招商,“管事儿的”多了,各方如何高效衔接,快速满足企业需求?

  “普陀区招商构建的是联动协同模式。”以清水源环保项目为例,宜川街道最先了解到清水源环保正在区内考察,第一时间把信息传递给区商务委;区商务委牵头,信息快速流转、服务快速跟进;快乐集团作为平台公司发挥主体作用,迅速与企业对接,为企业需求提供专业化解决方案;区投资办则向企业宣传整个普陀区的情况,并在全区层面统筹协调;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在企业注册中给予指导和支持。各方少了推诿,多了配合,整个过程高效、专业、无缝衔接。

  “创新服务是普陀的第一资源,各部门高效优质的服务是普陀的核心竞争力。”区商务委副主任董鹏勇说。

  “如今,普陀招商是在‘大服务’的指导思想下,各个投促中心的招商工作不仅要服务管辖区域,更要服务全区。”正如李世荣所言,眼界宽了,在遴选项目时,也就更愿意站在全区未来发展的角度来评估。

  刚成立投促中心的时候,曾有人担心,普陀招商由原来的10个街镇的竞争变为6个投促中心的竞争,实践下来,担忧自解。

  服务优化之后,带来了企业集聚的加速度。今年1月至9月,全区合计新引进内资项目2696个,合计新增注册资金215.55亿元,同比上升44.9%。其中,金融类内资项目50个,注册资金23亿元,同比上升152%;科技类内资项目223个,注册资本14.56亿元,同比上升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