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在加大整治力度的同时,调动社会资源在公交空白点增设便民巴士

14.04.2016  10:24

非法客运因投入成本低、赚钱快、入行无门槛而成为部分人谋生的“好行当”。作为“黑车”最肆虐的地区之一,桃浦地区长期以来驻扎着庞大的“黑车”队伍。占道、强行拉客,成为城区管理中久治不愈的一大“顽症”。

仅靠传统、单一的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往往会出现“猫捉老鼠”现象:你查我躲,你走我来,整治效果并不明显。普陀区调整思路,在继续保持高密度整治常态化的前提下,配“慢药”耐心“调理”:在公交空白点增设便民巴士,解决社区居民短途出行和“最后一公里”难题,同时挤压“黑车”的生存空间,直至其彻底消失。

对症下“药”引入“正规军”

“去医院4块钱,要送伐!”对大部分桃浦居民来说,这样的对白并不陌生。记者从普陀公安分局交警支队获悉,桃浦地区是“黑车”集聚的“重灾区”,“黑车”扣押量曾占到全区一半。

普陀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桃浦整治分队的警官向记者介绍,这些两轮“黑车”中,绝大多数都是无牌无证的电动车、大功率非法改装的残疾车,随之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这类改装车在拐弯掉头时,车身尤其不稳,有时候会遇到半路翻车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近年来,桃浦地区就发生过多起市民因搭乘“黑车”而受伤的事件。

针对这一区域的“黑车”问题,普陀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曾多次开展专项整治。但整治如同一剂猛药,见效虽快,但容易复发:一段时间内,“黑车”数量确实大大降低,但好景不长,数月后往往“死灰复燃”,陷入一种“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怪圈。

“大多居民区聚集在白丽路派出所管辖区域,周边约有10个中大型小区,实有人口达到5万多,外加还有约2万左右的流动人口,出行需求相当大。而在地铁站、菜场、大卖场等周边却又鲜有能够直达家门口的公共交通。”普陀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在整治过程中发现,如果说“黑车”顽症是一种“慢性病”,想要彻底治愈,还需要深究其深层次的“病因”。

“非法客运往往是与市民需求相伴而生,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还必须从市民的实际需求出发。”为此,在去年9月15日,经市交通委审批、历经一年多调研协调的沪上首条社区便民公交线1230路在桃浦地区试点通车。“车子线路的设置和停靠站点都是以往‘黑车’最喜欢盘踞的地方,这样一来,对他们就有了最直接的竞争。”

同时,普陀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持续加大对非法客运的打击力度,对“黑车”整治保持高压态势,每月两次定期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对“黑车”形成一定威慑力,为社区便民巴士的运营和道路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慢药”调理“黑车”渐失市场

家住桃浦三村的陈阿姨告诉记者,以前去医院、大卖场、菜场都要走上10多分钟,时间一长就吃不消。有了1230路以后,自己只要乘坐4、5站就能到达目的地。上班族曹小姐家住桃浦七村,也是便民巴士的“忠实粉丝”,“以前除了黑三轮,没有其他代步工具。所以,明知不安全,但为了赶时间没办法,只得坐。”

记者了解到,1230路桃浦便民巴士沿途经过真南批发菜场、地铁站、社区医院、大型超市及桃浦新村区域内绝大多数居民小区,主要解决桃浦新村居民“最后一公里”出行不便的问题,有侧重地填补了个别区域无公交服务的盲区。试运行之初,小巴原本打算采取“路边扬招即停”服务,但实施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故对扬招服务进行了优化改进。目前,除了原先规定的9个规定停车站点外,另在一些学校、超市、医院、小区等门口安装了10处定点扬招站牌,作为市民集中上车地点。

在票价制定方面,1230路票价纳入本市“最后一公里”线路执行,仅需1元。目前,1230路早班车为早上6点30分,末班车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30分发车,来回一趟约15至20分钟,每班车间隔仅需10分钟左右。

小巴司机告诉记者,与刚开始运行时相比,乘客数量增长迅速,过去以老年乘客为主,如今早晚高峰时间年轻人群体也日渐增长。相关统计数据也显示,小巴开通至今,已有39万多人次乘坐,每日乘客人数从140余人上升至2400多人。

据普陀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初步统计,开通一个月,桃浦地区“黑车”数量就至少下降30%。“不少居民看重小巴的快速和方便,对‘黑车’的需求下降了,他们在站点排队乘车时,遇到‘黑车’的招呼也不会理睬。”普陀警方表示,根据居民出行需要和非法客运违法行为变化,将与区建管委、巴士运营公司等相关部门不断协调优化便民巴士站点设置情况。“哪里居民有需求、哪里有非法客运车辆,巴士就在哪里设站点。”同时,考虑到目前早晚高峰客流较大等问题,区交通管理部门目前正在积极与市相关部门沟通,社区巴士数量有望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同时行车间隔也有望缩短。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普陀区将充分借鉴桃浦地区“猛药+慢药”的经验做法,逐步推广到全区公交线路稀疏、市民反映强烈的重点地区,使此类“沉疴”区域基本消除非法客运大面积聚集候客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