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不断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

03.08.2018  15:30

  普陀区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开展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区创建,聚焦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做好双拥特色、巩固亮点工作的基础上,努力营造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氛围,积极组织各委办局、街镇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协调驻区部队扎实开展拥政爱民工作,投身普陀社会经济建设,实现了军地共同发展,形成了“一街一品”、“一单位一品牌”的双拥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普陀区加大资源整合、多元发展的力度,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双拥宣传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凝聚军心民心,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

 

弘扬传统 高标准推进拥军优属工作

  拥军,贵在真诚,重在实效。普陀区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谋划双拥工作,在全区普遍构建了由“一把手”负责的工作格局。

  “关爱功臣活动”自2013年9月启动以来,受到广大优抚安置对象的欢迎。近年来,普陀区各级部门围绕“沉下去、共参与、全融入”的工作思路,在全区顶层设计的引导下,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在体制机制上创新突破,多策并举,积极探索优抚工作社会化新路径,在全区各个街镇全面开展了“关爱功臣活动”,已初步形成优抚工作社会化服务格局,有效拓展“关爱功臣”的普陀模式,优抚对象普遍得到了良好的个性化、精细化、专业化服务,得到了精神上的抚慰和关爱。

  普陀区创新性地建立了一套多元合力的优抚志愿服务体系,全面普遍建立了“优抚志愿者”、“专业生活服务员”以及“志愿监督员”三支优抚服务的工作队伍,总人数近200人,覆盖的重点优抚对象超过了800人,基本实现了基层力量的整体构建。

  此外,普陀区每年都会开展“百名优抚对象一日游”活动,组织优抚对象与部队官兵一同踏青出游,将革命先辈们的精神传递给现役年轻的士兵,使军民更加紧密融合,构建军民和谐大家庭。

 

重点突破 着力完善双拥保障服务体系

  “让最可爱的人成为最幸福的人”,普陀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双拥工作,要求结合区域特点和工作实际,合力推动拥军支前工作有效落实。同时,重点抓好既有政策落实与“瓶颈”问题突破,根据中央有关要求着力做好“五难”、“三后”等拥军实事工作。

  近年来,区卫生计生系统结合行业特点,开展了“五送”服务,即送保障、送健康、送文化、送技术、送平安。现役军人就医实行“两减免、六优先”政策,即减免挂号费和诊疗费,实现军人优先挂号、优先就诊、优先化验、优先检查、优先住院、优先取药。本区还在全市首创对优属对象就医实行“三免一减半”政策,即免挂号费、免诊疗费、免三大常规检查费、其他检查治疗费减半收费,此举得到市卫生计生委的高度认可,并在全市推广。

  一直以来,退役士兵和军休人员安置是双拥工作的重点。2013年11月,区双退办与国家级重点职校上海曹杨职校合作,率先成立“普陀区退伍军人技能训练基地”。通过开展服役、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实现普陀区每年退役士兵安置率达100%,教育培训政策知晓率100%,有教育培训意愿的退役士兵参训率达100%,合格率不低于90%,经过教育培训的退役士兵就业推荐率达100%,就业率不低于90%。区人社局也不断探索公开、公平、公正安置军转干部的有效途径,扎扎实实做好军转干部的岗位安排,制定了《普陀区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实施细则》,明确了我区军转干部的安置途径、方法及程序。

 

一街一品 基层结对谱写浓浓亲情

  双拥工作基础在基层,活力在基层,关键在基层。各街道(镇)也整合资源开展各类双拥活动,树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双拥工作品牌。

  长寿街道聚焦民生,开展了慈善菜单“一条龙”服务,由街道拨款或捐赠单位出资,委托社会专业机构和志愿者为有需求的优抚对象提供个性化的“七送”慈善帮困菜单式服务。

  真如消防中队长期驻扎在曹杨社区,他们除了完成以抢险救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外,还为遇到困难的社区百姓排忧解难,排除马路和居民家中积水、上门开锁、清除马蜂窝并为孤老、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服务,他们的身影遍布了曹杨的每一寸土地。

  长风街道与社区家政服务中心合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家政服务送到优抚对象家中。在每年春节前后,街道还专门对家政服务的情况做了一次摸底,满意率达到了98%。

  “迷彩妈妈”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是宜川街道双拥工作自主化、常态化、品牌化的项目。天气转凉,“迷彩妈妈”会给兵儿子织一副暖暖的手套;衣服破了,“迷彩妈妈”戴着老花眼镜细细地缝补好;端午节,“迷彩妈妈”们带上食材,手把手教兵儿子包粽子;小年夜,“迷彩妈妈”和兵儿子们一起吃一顿团圆饭,慰藉了兵儿子们思乡的愁绪;退伍时,“迷彩妈妈”送兵儿子坐上离去的车辆,两两相对红了眼眶。冬去春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迷彩妈妈”送走一批兵儿子,继续用她们朴实的情怀迎接新一批的兵儿子,成为他们记忆中最温暖的回忆。

  甘泉街道深化完善优抚联络员“3+1”联系网络体系,通过三级联络员的“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架起了政府和优抚对象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

  石泉街道制定了“十进十送”工作。“十进”——关心军营。长期以来,街道坚持与普陀消防支队、上海警备区某部进行共建,根据部队所需,开展了包括送科学技术,送法律服务,送教育培训,送文化娱乐,送体育活动,送安全健康,送温馨服务,送节日祝福、送企业爱心、送社会组织进军营等“十进”活动。“十送”——关爱优抚。通过动员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以浓浓亲情关爱优抚对象。根据优抚对象生活状况,组织开展了以“送政策、送保险、送体检、送用品、送健康、送居养、送清凉、送助餐、送关爱、送报纸”为主要内容的“十送”活动。

  “兵妈妈工作站”是真如镇街道的一个特色项目,迄今已运行了十多年,对部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稳定发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受部队官兵的欢迎。10位兵妈妈共为部队形成了十项品牌性的特色服务,即:军营绿化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生活护理服务、精神慰藉服务、文化拥军服务、心理呵护服务、军民同乐服务、科普辅导服务、送子参军服务和烹饪传艺服务,受到广大官兵的热烈欢迎。

  万里街道结合重点优抚对象的年龄特点、居住情况、家庭生活等实际,每年为其购买“银发无忧”意外险。重点优抚对象因遭受人身意外伤害事故导致的骨折、残疾或身故可享受保险金;因遭受人身意外伤害事故而导致的住院可享受护理津贴。

  每年7月上旬,长征镇都会组织机关入党积极分子、民兵预备役干部和学生代表开展“长征人长征行”教育实践活动。通过重走长征路,深入革命老区,重走红军当年的征程,让参与者从思想上和心灵上接受一次红色的教育和洗礼,如今,“长征人长征行”教育实践活动的足迹踏过了遵义、大别山和广西湘江等革命圣地。

  桃浦镇是普陀区驻军最多的街镇之一。镇党委、政府领导定期开展军地互访,慰问指战员,了解部队情况和需求。坚持着眼部队所需、官兵所想,对驻镇部队做到有求必应、有难必解。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想方设法腾出地块,用于消防特勤中队的营房建设。努力改善部队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使武警某部的战士训练不受影响,投入经费建了1000㎡广告牌,起到隔离防护的作用;还为雷达技术保障队维修伙房和部份营房。

 

融合发展 打造普陀双拥靓丽名片

  普陀区深入推进军民深度融合的工作格局,在全区营造浓厚的创建双拥模范城区宣传氛围,驻区部队与社区共促社区党建、共办社区文化、共创社区环境、共建社区文明,谱写拥政爱民新篇章。

  2016年8月,在普陀区各街镇参加的一系列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中,也处处留存了“关爱功臣”活动的体现。在同年7月举办的“军民融合新征程•同声共唱忆峥嵘”合唱表演赛过程中,诸多优抚志愿者参与到合唱队伍中,将自己对于双拥工作的热情汇入了歌声中。

  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也是普陀区争创全国文明城区的一年。为此,普陀区抓住契机,以“军民融合比肩前行•同心家园携手共建”为主题,组织开展了拔河、篮球、烘焙、歌咏、为民服务等一系列双拥活动。通过营造浓厚的双拥氛围,让更多的居民深入了解和体验人民子弟兵保家卫国的情怀,进一步弘扬全社会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良好风尚。

  区教育局充分发挥区域传统教育资源优势,在全区建立了以“红色学堂”为首的学生社会实践“五大学堂”,利用驻区部队以及顾正红纪念馆、谢晋元将军纪念铜像等阵地,研发实践课程,拓展教育途径。区内56所学校和武警某部、普陀消防支队各中队等32支部队建立了军民共建关系。桃浦教育联合体依托雷达部队建立国防教育体验基地,编制《国防与教育》区域教材。“五大学堂”现已成为普陀名片。

  区委宣传部积极适应新形势,探索利用新媒体开展双拥宣传。依托上海普陀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发布平台,第一时间传播双拥工作要求和工作动态,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双拥法规政策等,增强了宣传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围绕征兵宣传、国防动员等主题拍摄微视频,利用电子显示屏等载体滚动播放,拓展了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今年,普陀区不断拓展双拥领域,不断丰富双拥内容,积极促进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良性互动,在原有的传统双拥活动外,还组织了“纸短情长,军营家书寄相思”、军民趣味运动会等。随着本区双拥工作的深入开展,也吸引了各级媒体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今在《中国双拥》、《中国民政》、《中国社会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劳动报》、《上海民政》、中国双拥网、东方网、新民网等先后刊发我区双拥相关报道近百篇。

 

  创建“双拥模范城区”不仅是一项崇高的政治荣誉,也是一个地方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更是军民团结、社会和谐进步的名片。普陀区将以此为目标,昂首阔步,为争取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成绩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