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公安分局强力推进社区警务机制建设

11.03.2015  13:13

近年以来,为深入推进派出所基层基础建设,努力实现辖区“警情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普陀公安分局党委提出了“责任区划分精确、任务大体相当、力量相对配足、责任落实到人”为原则的社区警务机制建设总体思路,通过“警务前移、警力下沉、警民联手、共创平安”,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夯实社区基础工作,争先创优,提升社区警务效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韩正至桃浦地区开展调研指导工作时,对分局以陈德骅为优秀代表的社区民警予以高度肯定。

一、以民意警务为核心,完善警务机制建设

自去年初,分局党委制定下发了《普陀公安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派出所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方案及考评办法》后,社区民警围绕社区安全防范、实有人口管理、服务群众、维护社会稳定和有效线索提供等五大岗位职责,积极开展各项社区警务基础工作,夯实基础,凸现社区民警扎根社区、紧贴民生的工作特点,截止2014年上半年,我区入室盗窃案件接报数同比下降15.3%,其中入民宅盗窃案件接报同比下降15.85%.

二、以社区共治为目标,强化联勤联动机制

一是建立与群众需求同步的工作机制。针对地区偷盗类案件高位运行态势,分局各派出所积极推行战时勤务和错时勤务,一方面,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布防原则,确立了发案上升期间民警出勤时间由日班转中班的固定模式,提高了黄昏、夜间等案件高发、易发时段社区见警率和巡防力度,截止去年6月底,分局2014年上半年报警类“110”明显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3%。另一方面,制定下发《关于分局实行社区民警周六工作机制的通知》,将“双休日进社区”由阶段性服务定格为常态勤务,通过实行社区民警错时工作制,使民警工作时间与百姓“居家”时间全面对接,确保双休日有半数以上警力在社区工作,及时为地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是建立派出所与机关联动机制。为切实提升分局职能部门对社区警务建设的支撑和服务作用,分局按照“二八定律”挑选了偷盗类案情排位居前20%的58个居村委,组织机关部门的58名在职领导一一结对,期间结对领导深入派出所结对联系社区,会同派出所领导、社区民警、居委会干部,对案发情况进行梳理,找准原因症结,加强指导提出针对性防范意见或措施,进一步拓展案件防控的渠道和途径。

三、以警民和谐为宗旨,夯实服务社区理念

其一、2013年9月,分局在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任命了首批36名党员社区民警担任所辖居村委的党组织副书记,直接参与到社区党建工作中。通过此项举措,进一步发挥了民警的主观作用,社区民警在立足本职发挥本身优势的基础上,能更深入地与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从而更好地开展治安防范和矛盾化解工作,有力地促进了辖区的和谐安宁,参与试点的36个居村委入民宅盗窃案件110报警数同比下降了7.8%,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其二、结合辖区治安形势,各派出所坚持在宣传广度、宣传渠道、宣传方式上下足功夫,全面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通过“大手牵小手”“东方大讲坛”、“平安课堂”、警情通报会等形式,向辖区学校的师生、老年人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电信诈骗防范宣传等与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安全主题,有效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物防、技防、人防等技能。

在普陀区54平方公里区域里,活跃着246名社区民警,他们依托辖区、扎根社区,忠实履行工作职责,因地制宜、勤于实践创新,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勤务工作方法和经验,在由上海市公安局连续主办四届的“百联杯”十佳优秀社区民警评选活动中,分局派出所社区民警连年获奖,如徐志刚、陈德骅、包礼华、蒋建忠……他们正如夏日最美丽夜空中满天的繁星,点亮了我们每一个社区,成为我们每个社区里最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