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头版]她让一株药草挽救数百万人生命[图]

07.10.2015  02:15

学习经历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这促使她后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工作经历 a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a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世卫组织推荐用药

1971年,屠呦呦和她的团队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有着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众所周知,疟疾是危害人类最大的疾病之一。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古典医书《黄帝内经》描述了疟疾的相关症状。疟疾的传播非常广泛,中国古代称之为“瘴气”,意大利语中疟疾的意思是“坏空气”,表明中西方对这种疾病有大体相同的认识。目前,人类对付疟疾的最有力的药物均源于两种植物提取物,一是法国科学家19世纪初从植物金鸡纳树皮上提取出的奎宁,二是我国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从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    

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作臭蒿和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国《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中所指之物即为青蒿。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之能“治疟疾寒热”。    

屠呦呦是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人。她的课题组搜集了808味可能抗疟的中药,于1971年10月4日,在经历了190次失败之后,终于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在研究青蒿素化学结构中,屠呦呦团队又于1973年获得重大成果——首先发现了双氢青蒿素。这在青蒿素类药物研究上具有非凡的意义。第一是确证了青蒿素结构中羰基的存在;其次是由双氢青蒿素结构中的羟基得以制备各类青蒿素衍生物,增效并扩大生物活性,促使当今国内外对青蒿素类药物研究不断深入,更好为人类保健作贡献;第三是经屠呦呦负责的科研组多年努力,得以创制出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10倍,其片剂具有更突出的“高效、速效、安全、剂量小、口服方便、复燃率低、研制简廉”等优点,被认为是青蒿素类药物之优选者。    

青蒿素研究“第一人

为什么会是她?”“为什么诺奖要颁给一位85岁高龄的老人?”……昨晚,屠呦呦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相关的疑问也在坊间传开。    

概括起来,疑问之一便是青蒿素的发现是一个科研团队,为什么荣誉只给屠呦呦一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对科学史颇多研究。据他对青蒿素发现历史的分析,其中虽然存在很多争论,但没有异议的是:第一,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第二,具体分离和纯化青蒿素的钟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第三,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粗提物高效抗疟作用以后进行的,获得纯化分子也晚于钟裕容。据了解,屠呦呦在古代中医药典籍的启发下,还创造性地解决了4个问题:选用哪种青蒿、选取哪个部位、在什么季节采摘、用什么方法提取。说起用什么方法提取,当年的情况是这样的,当“523项目”遇到研究瓶颈时,屠呦呦却把目光转向了青蒿。因此,饶毅明确表示:“屠呦呦肯定是该项研究的第一人。”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而这次突然有诺贝尔奖“”中了这位85岁的老人。这又为哪般呢?据统计,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是59岁。为何诺奖获得者年龄普遍偏大?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教授表示,一项重要的科研成果从提出到获得诺奖,一般需要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为科研成果需要反复检验。有的科学家可能年轻时就提出一项新发现,但可能几十年后才能获奖。如华裔科学家高锟,从1966年提出光纤通信理论到2009年获奖,经历了43年时间。201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两位科学家分别为81岁和84岁,表彰的却是他们各自于1964年发现的“上帝粒子”理论。    

交大闯出合成“捷径

中国神药”给世界抗疟疾事业带来了曙光。世卫组织说,坦桑尼亚、赞比亚等非洲国家近年来疟疾死亡率显著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泛分发青蒿素复方药物。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诺奖评选委员会说,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构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但有记者问,屠呦呦获奖是否是对中药的一次奖励。诺奖委员会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表示屠呦呦获奖是为了表彰她在受到中药的启发下对一种药物的寻找过程。    

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院长、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所长王拥军教授看来,“坚持、坚守、坚信”才是屠呦呦问鼎诺奖之根本。“屠教授能在40多年前发现青蒿素,如有人所言,确实带有某种偶然性;但很显然,这种偶然之中有着一种必然——这个必然就是长期艰苦的试验、面临千百次的试错。卫生部原部长陈竺曾如此评价屠呦呦等人:要想做出真正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工作,需要切切实实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过于重视短期论文的发表或过于强调短期的应用而轻视基础研究,都是不行的。”王拥军说,屠呦呦的成功,让医学界更加坚信中医药能够给世界人民的健康带来更大的福音。    

屠呦呦获诺奖的消息传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万斌无疑是最兴奋的人之一。“这是对中国科学家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的褒奖,也是对中国人首创的从天然植物中提取、优化抗疟药物的充分肯定。”张教授介绍说,目前青蒿素的来源全部从中药材黄花蒿中提取。在全球范围内,只有中国部分地区生长的青蒿才具有工业提取价值。然而,从自然植物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原料来源比较稀缺,全球有80%的原料青蒿来自中国重庆酉阳,而且青蒿的产量受环境及天气的影响较大。同时,种植黄花蒿需要大片的种植面积,消耗大量的有机溶剂,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从而造成严重的土地和材料资源的浪费。能不能用化学合成方法来大量制造青蒿素?国内外科学家也作了大量尝试,但至今未见工业化生产报道。“首先是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的原创性发现,使得世界抗疟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青蒿素不再成为‘天价药’、‘贵族药’。”为了破解这个世界难题,张万斌教授领衔的团队,用他们所发现的一种特定催化剂,将青蒿酸还原后所得到的二氢青蒿素经过一个无需光照的常规合成途径,即可方便高效地得到过氧化二氢青蒿酸。然后,经氧化重排可高收率地得到青蒿素。该方法合成路线短,收率高。因为无需光照等特殊化学反应条件,适合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屠呦呦获诺奖,令我们倍感振奋。明年,最迟后年,我们的成果就有望解决困扰世界医药产业界30多年的青蒿素高效人工合成重大难题,使青蒿素类药物更加便宜、易得。”他说。    

来源:《新民晚报》 2015.10.06 第A01版 一版要闻  

原文: 她让一株药草挽救数百万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