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晋商精神发育农企集群——山西晋中以国际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见闻

15.08.2016  22:14

山西晋中,晋商故里。明清时期,晋商开辟的万里茶道,成为丝绸之路后欧亚贸易史上的又一条国际商道。500年间,广袤的欧亚大陆,晋商“买全国卖全球”的驼铃声不绝于耳。

晋中曾是中国的“华尔街”。晋商开启了中国近代金融业的大幕,小小的晋中盆地执起华夏金融之牛耳,晋商依托雄厚的资本汇通天下。

晋中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禀赋优势明显,其中太谷县还是全国21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之一。

8月5日,新一届晋中市委提出,在108廊带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基础上,挺进山西省经济第一方阵。新常态、新形势、新任务的大背景下,晋中农业的担当和路径是什么?

以国际化视野和装备技术为基点,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打造山西农谷,走一条“国际化带动产业化,产业化推动现代化”之路。

血液中的“晋商精神”被唤醒,将中国最古老的“五谷杂粮”故事讲给美国人听,赢得了国际国内的资本,在一个中国粮食食品产业最有希望走向世界的区间,做起了世界级企业的梦

这是一次将中国最古老的“五谷杂粮”的故事讲给世界听的成功实践。

山西是“小杂粮王国”,“世界杂粮看中国,中国杂粮看山西”。小杂粮之所以“”,不仅仅是因为品种多、产量小,还因为缺少好的产品,消费市场狭窄。

张俊德、任永清等几位合伙人采取了“聚焦产生力量”的经营战略,创办德天御公司聚焦中国的杂粮产业,将生产基地从晋中延伸到全国,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小杂粮产业生产加工集团,形成集研发、种植、收储、加工、贸易等为一体的杂粮产业链。

这样一个只做小杂粮的“土企业”所形成的产业优势和成长潜力吸引了摩根斯坦利、GE、软银等国际著名投资机构的眼球。他们认为,中国粮食食品产业最有希望走向世界的就是中国特有的五谷杂粮,在这个领域中国将诞生世界级的企业。

2010年5月,德天御公司和国际投资巨头合作,组建的“德御农业”(DeyuAgri⁃culture)在纳斯达克敲响大钟。

行走在由德御农业投资的德御坊创新食品有限公司的全可视生产线上,记者看到,经过严格筛选,散发着大地气息的红豆、绿豆、黑芝麻等各色杂粮,按照相应的比例进入原料罐,经由冰糖和多种净化的山泉水,调和成符合国人饮用口感又方便的“粗粮快饮”。

2014年,注册资本两亿元的山西金谷现代农业投资公司成立。主要股东晋中市公共基础设施责任有限公司和太谷县新泰建设有限公司代表本级政府各投资4750万元,各占股23.75%;山西盛农投资有限公司投资9500万元,占股东47.5%;山西农业大学以技术科研成果入股,占股5%。作为山西省首批创新型混合所有制企业,它将政府原本的补贴资金捆绑变为有偿使用,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对市场的引导和杠杆效应。

投资山西科谷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的“白僵菌”生物农药项目,是金谷农投的一次实操,资本和科技结合之后,这个企业的活力瞬间释放。

依靠‘白僵菌’这一拳头产品,山西科谷有望在三年内成为高新科技上市公司。”晋中市农委产业化科科长曹建明说。

目前,晋中市上市挂牌的企业达到7家,这在山西各地市中是头一份。

汇通天下的梦想成为小到一瓶醋、大到一个县域果园的路径依赖,向着国际市场进发,是根植于血液里的商业基因驱动,基于满足国际市场的组织生产,提升了晋中农业产业化的国际竞争力

太谷通宝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刚发现,祖上流传下的有着350年历史的通宝醋坊生产出的老陈醋,还不如一瓶矿泉水值钱。后来,他决定:“要生产出像纯净水一样高品质的老陈醋。

如今,通宝醋坊生产的“明泉宝”纯净醋已经畅销美国、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国内康师傅、统一、白象等7大方便面集团和酸辣粉的出口厂家,也都将“明泉宝”作为唯一的食醋供应商。

记者 吴晋斌 郭少雅 实习生 吴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