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上财】晁钢令教授主讲上海财经大学百年校庆财经季系列高端公益讲座第五讲“互联网促进商品流通业本质回归”

25.10.2017  08:53

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开始进入我国的商品流通领域。当时对于B2C和C2C的发展前景,还存在着许多疑虑。主要是担心物流配送和网上支付系统不能相应配套会影响互联网商业向消费领域扩展。2003年阿里巴巴集团创建了C2C的“淘宝”商业平台,在2004年又创立了首个网上支付平台“支付宝”,从而推动了互联网商业很快进入消费领域,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至2016年,我国网上购物的年营业额已达5155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已达到12.6%。互联网商业已成为我国消费者购物的一条重要渠道。

10月20日,上海财经大学百年校庆财经季系列高端公益讲座第五讲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开讲,讲座由上海财经大学主办、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和光明乳业特别支持。本场讲座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经理助理潘恒宁先生主持,陆家嘴金融网对讲座进行全程图文直播。

  晁钢令教授认为,网上购物的迅猛发展冲击着各种传统的商业模式,网上市场所出现的某些不规范行为也对生产商和流通商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不少人对互联网商业发展的利弊问题也提出了质疑。其中最引人关注就是在全国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发生的“虚实经济”之争。一个事实是,一部份传统的实体商业在互联网商业的冲击之下确实陷入了困境,市场萎缩,销售下滑,甚至不得不关门停业。谈到网上购物对实体商业造成冲击的原因,晁教授指出,从表象上看,网上购物具有以便利性、随时性、移动性、选择性、廉价性等明显的优势,这些特点冲击了实体商业存在本质意义,即克服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时空障碍。然而导致传统实体商业在互联网商业的冲击之下根基如此不堪一击更重要的原因是实体商业企业对商业功能的本质背离。

  晁教授通过对“永辉超市”、“DIG进口商品直销中心”、“名创优品”、“上海的K11购物艺术中心”等成功事例的举证,说明对消费者具有最终吸引力的仍然是符合其需要的、并具有特色的商品和服务。实体商业企业想要真正摆脱困境,就必须回归商业的本质,发挥商业的应有效用,重新奠定自身存在的理由和基础。实体商业企业只有掌握了具有特色的商品和服务资源,以自主经营为主,回归商业本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人”而不是“房东”,才可能在互联网等新的商业业态的竞争面前,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他强调,商业企业必须回归商业本质,要大力推动自采自营,以掌握经营的主动权,只是针对了目前实体商业企业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但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仅靠掌握商品货源优势也不一定能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还必须要通过对消费市场发展变化趋势的研究和理解,运用各种可利用的技术手段,通过全面满足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来获取自身的竞争优势。实际上,包括电商在内,一些具有战略视野的商业企业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新零售”思想的提出就是一例。晁教授认为,“新零售”的具体内涵,即:以“多维服务”去满足“全方位需求”,以“多媒体链接”去满足“全时空需求”,以“全供应链管理”去满足“便捷化需求”,以“发现性采购”去满足“特色化需求”,以“创新型运营”满足“体验化需求”。商业企业将自己由单纯的“零售商”转型为一个“消费服务商”。

  传统实体商业如何向“消费服务商”转型?晁教授认为,“盒马鲜生”的创新思路就是在走“消费服务商”路线。他表示,除了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网上网下的全渠道运营外,还应当在五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利用大数据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识别自身的消费者;二是整合目标消费者需求,实施跨业经营,形成服务组合;三是发现性采购和创新性设计相结合,创建经营特色;四是进行全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五是全媒体,多渠道的信息沟通,随时随地同目标顾客保持接触。  

  讲座接近尾声,晁钢令教授与现场观众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晁教授最后总结,市场不断变化,技术不断发展,新的事物不断涌现。回归本质的商业企业只要能够克服惰性,不断探索,敢于勇抢先机,填补空白,就有可能站在商品流通业创新变革的潮头,成为新一代商业发展的领军者。


(供稿:侯晓萍、韩居真 供图:侯晓萍  编审:张勃欣  收稿日期:2017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