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潜力女科学家是怎样炼成的? 一条环环相扣的创新人才链
原标题:最具潜力女科学家是怎样炼成的?一条环环相扣的创新人才链
应佚伦(左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颁奖现场。
3月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
华东理工大学女博士应佚伦,面对台下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代表和各国大使,用英文作了一个通过建立快速、低成本纳米通道DNA测序技术,从而快速筛查致病基因,实现疾病早期诊断及个性化治疗的3分钟演讲。演讲前,她刚刚荣膺2015年“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女性。
但在近日沪上一次教育论坛上,她开门见山,告诉在场的校长、专家们,自己不是学霸。
应佚伦是上海小囡,1987年生。她初中时数学曾不及格,高中时也不显山露水,进入大学后却一路“后起”变身潜力女科学家。这故事与其说励志,不如说它环环相扣,串出了一条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链”。并非人人都能成为创新人才,其间,虽未必惊心动魄,却万万不能一环有失。
第一环:家庭
应佚伦的父母恐怕是家长中的“另类”——他们均从事绘画工作,却觉得帮助女儿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远比继承衣钵来得重要;女儿只要乐得学习,学得开心,即便成绩长期“中不溜秋”也没关系。
其实,应佚伦自小周围学习环境的氛围,跟而今已不相上下,一旁同学们多在课外拼命补课,以此作为进入名校的阶梯。然而应佚伦的父母还挺淡定。应佚伦也曾上过钢琴班、奥数班、绘画和电脑课,但半途而废,父母不再强求。课内学习,“从小到大,父母从未给我必须考第一的压力”。应佚伦记得,初中时她数学曾不及格,母亲云淡风轻,“你自己知道错在哪儿就好”。
反而,他们会经常无条件地满足女儿的奇思怪想,唯一要求就是,“既然选择了就坚持做好”。应佚伦记得,她初中就读娄山中学时,学校曾组织一个演讲比赛,主题是“如果要把某样东西送到太空做实验,你会选什么?为什么?”应佚伦跃跃欲试,并选定了能够捕食蚊子的猪笼草。许是自小对蚊子恨之入骨,她想验证一下,“猪笼草被送往太空后,其能够吸引蚊子的那一部分基因是否会发生突变,从而使其捕蚊能力变得超级强大起来?”这一设想令应佚伦的父母也兴奋起来。为获取猪笼草在地球上捕蚊能力的实验数据,从而让演讲更具说服力,应佚伦的父亲带着女儿跑遍了上海的花鸟市场,还去了上海植物园,但在当时他们怎么也找不到这类热带植物。回想彼时,父母陪着自己一起“疯狂”和“不务正业”,应佚伦极感动,“如果没有那么包容与理解我的父母,我不可能踏上科研之路”。
应佚伦进入华东理工大学后,硕博连读,后来又一路顺利地结婚生子。她的丈夫是同校毕业的“IT男”,包容应佚伦“以工作为重”,并以妻子是科学家为荣。
应佚伦的导师龙亿涛教授告诉记者,他当年面试过与应佚伦同期的不少学生,看不出什么差别,后来应佚伦之所以能在科研上脱颖而出,与很多个人因素和外界因素相关。在这之中,人生目标的清晰与坚持、专注与苦干、家庭支持与理解是科研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因素,“科研其实很奢侈”。
“创新人才比拼到最后,不光靠你个人的努力,家庭强才是真的强。”这是龙亿涛的观点。
第二环:天分
天分是必须的。关于这一点,华东理工大学名师黑恩成45年育人史化为一句心得:“不是所有学生都能雕琢成功,他(她)首先得是块好料。”
应佚伦确是块好料。她人生首篇“论文”,诞生于初二。在上海娄山中学读初一时,她与化学第一次邂逅,那年,长宁区少科站来招学员,父母没拦着,纯粹出于“去玩玩”的念头,她拿起瓶瓶罐罐,很快便能制作出麻雀神经系统标本。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中,会接触化学,她迫切想弄懂元素周期表,于是父母求助邻居交大姐姐,一番点拨,应佚伦只用一个暑假,便把初三化学全琢磨完了。她还写了篇论文,探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诸多影响因素。
她高中就读市三女中,学校建有完备的生物、化学实验室,使她得以经常在显微镜下细窥组织切片,亲手操作多个化学实验。当她进一步认识到化学可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日常生活用品,譬如口红,便毫不犹豫将高考选科锁定在化学上,并于2005年如愿以偿考上第一志愿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
第三环:环境
应佚伦初入华理的前2年,身处优秀生班,印象最深刻的是:无赛不欢。
早在2000年,华理开创性地从化学、化工、生物工程、资源与环境、材料工程等多个学院中提前挑选尖子新生,集中进行优秀生培养,学制2年,配以最好的教师、奖学金等政策。应佚伦一入校,即被分到优秀生班。
班导师们也承认,优秀生班简直就是“魔鬼训练营”,无论学生来自何专业,修学分一律就高不就低。譬如,原专业高数修满8学分即可,在优秀生班11学分才够。当然,学校各类资源对优秀生班亦有倾斜,如借阅图书可享受教师待遇等。
如此氛围下,催促着牛人更牛。优秀生本就好胜,参加国际数学模型竞赛,华理几乎年年折桂。而在校内,化工原理设计大赛、化学实验竞赛等经常举办,有段时间没动静,学生们甚至追着班导师们问,比赛怎么还不开始?这股洪流中,应佚伦觉得自己“几乎是被推着往前走”。
黑恩成对那段被优秀生们“缠绕”的岁月记忆犹新。他是物理化学国家级教学名师,教授的物理化学课程上座率是150%,选课窗口常爆满,选不上的学生急得找教务老师“讨说法”。黑恩成觉得,2005年前后,几乎是他最好的年华,“年富力强,不知疲倦”。他在课上开宗明义,“会提问的学生才是好学生”、“最好问得我张口结舌”。应佚伦便是女生中的提问“头目”,黑恩成回忆,“这女孩不满足于背公式,还死缠烂打公式背后的意义”。师生彼此都被“点燃”了。白天,老师们被问得“下一堂课我一定回答你”。晚上,无需号召,学生们自发上习题课,教师们义务到场继续释疑解惑。“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何尝不是老师的荣耀和幸运?
除强化教学外,华理还有诸多创新,如学生在本科阶段就有机会进入科研实验室,所做实验远不是教科书上明白无误地按步骤加料,而是给出目标产品(譬如肥皂中的有效成分),然后自己找方法实现。还有创新实验,老师给出课题,学生拉来小伙伴们共同申请,培养的是团队意识。在这两项创新中,应佚伦曾尝试工业催化,“接触后发现并非我的‘菜’”。她觉得这种提前接触,就像是一块关乎未来兴趣与选择方向的“敲门砖”,对明确自己究竟要什么有很大助益。应佚伦所在的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更是构建了贯穿整个本科专业教育的“四年一贯,课内外结合”的创新教育体系,其中包括鼓励本科生在大三时提前选导师。
第四环:导师
导师极其关键。应佚伦觉得,导师之于她,便是在对的时间,遇见了对的人。
2007年,龙亿涛教授自美国伯克利大学回国工作,受聘华理,适逢应佚伦大三,参加学院的科训II项目,正巧找到了龙老师。一见面,龙老师直接问她:“将来有什么计划?目前想做什么?”导师都很在意学生能在科研道路上走多远。
应佚伦当时坚定地说:“我想好好读完本科,将来有可能的话想攻读博士学位。”
如何实现未来目标呢?这一聊,聊了2小时,应佚伦脑洞大开。龙老师启发她:“你必须思考化学的本质是什么?”他建议的科研方向是,与生物、医学、环境相关,抓住社会的实际需求,实践创新,专注苦干去攻克科研难题……
“这才是做科研的本质。”眼前仿佛打开了一扇窗,应佚伦头一回知道,原来科研是这样做的,原来科研的前进方向在这里。
这位导师很尽心。应佚伦的班导师蔡良珍印象深刻,自己做了15年的优秀生班导师,第一次碰上有导师在学生参加论文竞赛前把班导师拉来,一起听学生“试讲”。那是2009年应佚伦本科毕业前,华理从200多位优秀生中选了应佚伦和另一位同学,参加全市高校论文交流。龙亿涛请来蔡老师,指导应佚伦“彩排”,训练演讲和答辩技巧。精心准备之下,应佚伦获得了全市一等奖。
龙教授的实验室白手起家,应佚伦是全程助手。由于实验的特殊性,没有商品化的仪器,需要自己搭建。应佚伦和导师一起,拿着图纸找厂家,或向其它实验室借部件,无论如何,只争朝夕要拿到实验数据。仪器出故障,应佚伦直接抱起机器出门找人修理。事非经过不知难,但这些“难”千金难买。2013年应佚伦硕博连读即将毕业时,她已经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导师带给她更多的是国际视野,以及各种亮相的机会。2010年6月,应佚伦硕博连读不到一年。当时,她与导师的“纳米通道单分子分析研究”科研项目的实验装置已基本搭建,刚刚获得一些初步数据。正逢加拿大化学年会,遇到这种机会,龙老师未顾虑经费,鼓励应佚伦参加学术交流,并让她作学术报告!事实证明,导师提供机会让学生“走出去”,对学生未来科研发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6年后,应佚伦回想这次经历,仍感激动。而这种机会在华理各学院并不少见。应佚伦还专门给记者看了一张照片,摄于今年第60届美国生物物理年会上。照片上,应佚伦及其他2位华理学生与国际同行正投入交流着,而摄影者是龙亿涛。龙老师觉得,导师需要创造一切机会把学生推向前台,这是导师的本分……
假如缺少某一环
记者采访时,应佚伦产出链上的几个关键环节几乎到齐了。正是眼前这些关键环节,加上汗水哲学,共同推举出了如今阶段性成功的应佚伦。
但记者忍不住要假如。
假如,自小父母严加管教,兴趣被扼杀在了摇篮里;假如,初入校园时她未被安排在一个强手如林的环境,未能有进入科研实验室提前“练手”的机会;假如,她没能及时遇上带着先进理念归国的导师,假如导师并未用心栽培;假如,丈夫只想她相夫教子……
那么多假如之下,还有没有今天的应佚伦?
还有一些“环”,早在多年前就作了铺垫。龙老师现在回想甚至觉得“侥幸”。当年他为“纳米通道”项目申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曙 光计划”,他是2007年9月来沪的,12月5日参加“曙光计划”答辩,12月底,15万元扶持资金便到位了。正是这笔资金,使得项目得以马不停蹄地启 动。科研的竞赛其实很残酷,做实验、拿数据、写论文,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就在今年4月,龙亿涛课题组在纳米通道方面的工作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 上,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而现在,来自英国牛津的实验室不得不承认,与龙亿涛、应佚伦所取得的科研成就相比,他们忽视、错失了时机……
事物间的彼此关联,在科创这件事上竟变得如此重要。但如果细细将这些关联掰开来看,每一环又是那样理所应当、合乎逻辑。
这个逻辑便是,如果你每一环都做到,创新人才未必一定瓜熟蒂落;但如果不这么做,便注定失败。
科创充满偶然,但必有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