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城市“多余的人”还是 “奢侈品”|可对号入座

05.07.2015  10:14

  电视剧《独生子女的婆婆妈妈》有木有引起亲们的共鸣?亲也和男主角一样,一人要供养6名老人吗?

  是的吧?这已是中国的现实了。

  人民日报今天发表文章称,我国劳动力人口连续三年下降,少子化速度超过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加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16—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6亿人,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并且是第三年连续下降。

  近年来,中国生育率长期保持在1.4—1.5的水平,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0—14岁少儿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2000年,0—14岁人口比重比1982年下降了近1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则在上升。

  中国以前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靠人口红利的贡献。人口红利减少,并不意味着劳动力不够。从供给来看,中国劳动力人口绝对数量仍有9亿人,规模庞大,资源还是比较丰富。对于近年来出现的“招工难”“就业难”的“两难”,更多的是结构性问题。

  辣么,亲,你是属于“民工慌”中的“多余人”呢,还是“民工荒”里的“奢侈品”呢?看完以下文章,请对号入座,找准定位,不会多余。

  我是城市“多余的人”?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后,大城市不约而同地选择“以业控人”,纷纷出台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减少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

  于是,从事体力工作为主,不好看、不体面,不符合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和定位的那些,吸附大量流动人口的餐饮、保安、美容美发等行业和小店成为重点调控对象。

  复旦大学教授陆铭:一些城市管理者应该摒弃“排斥低端劳动力”的思想。美国一个研究数据:一个城市里增加1个高科技产业的就业,会带来5个其他行业的就业,这5个里,有两个是高端劳动力,如律师、医生,另三个就是消费性服务业,如售货员等。

  国家发改委李铁:优质产业的进入也需要配套的低端服务产业,高端生活的要求需要相应的低端服务也来支撑。

  找准位子,就成城市“奢侈品

  上海,刘喜,一个曾被人艳羡的事业单位职工,与丈夫认真地讨论5次之后,最终决定放弃请育儿嫂,辞职回家带孩子。

  “一个普通育儿嫂月薪四五千元,好点的上万元。我的工资刚够育儿嫂月薪的起线,不如自己带。”30岁的刘喜感慨如今“人力”价贵。她的朋友圈里,引来白领们一片带“”的回复,好多人“摩拳擦掌”询问哪里找这工作去。

  是的,目前上海住家保姆价格已经超过香港菲佣。月嫂、按摩技师……已是消费不起的“奢侈品”!

  “低端”不“低素质”,勤劳、自立、诚实,怀揣着向上的梦想,找到城市需要的缺口,亲,你就能成为我们城市的奢侈品!

  我们,可以不需要快递员送快件、不需要小时工打扫卫生、不需要维修工通下水道、不需要在有服务员的餐馆用餐、不需要在有保安的小区生活么?可以么???

  来源:出品人/申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