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首日25万旅客踏上返乡路 列车满载对家期盼

05.02.2015  09:54

  2月5日消息:昨日立春,恰逢2015年春运第一天。约25万旅客从上海三大火车站兵分多路,踏上期盼已久的返乡旅途。这一趟趟开往春天的列车,载满人们对家的期盼,出发!

   候车室里满是春的气息

  早晨8时许,记者来到上海火车站,只见南北广场旅客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在这里,每一张脸庞、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透露出浓浓的归乡之意。

  将白白的棉线穿过细小的针孔,53岁的王志左手调整了一下姿势,右手开始娴熟地在眼前的包裹上飞针走线起来。这个跟着他走南闯北好多年的旅行包记录着在外打工的岁月,长长短短的裂缝和王志脸上的皱纹一样,充满沧桑感。

  旅行袋里装着的并不是啥贵重东西,而是一条棉被。对于在异乡起居生活的王志来说,却是一种家的象征。“可暖和了,老家带来的,和买的不一样。”王志说着话,针线活却没有停下,“把被子带回家好好晒晒,过完年再带来,盖着舒服”。

  来自重庆的刘良心带回家的是一株山茶花花苗。绿油油的叶子还连带着满是泥土的根儿,被小心翼翼地装在了一个塑料拎桶里。为何将这份礼物带回家,理由很简单:“好看”。来上海打工多年,他第一次看见盛开的山茶花,心里想着,一定要让在老家的母亲也亲眼看看这漂亮的红花。于是,它出现在了候车室里。

   开设101个售票窗口

  就这样,在等待中,一批批旅客有序进站上车,轻松、愉快地踏上了回家的旅途。离开候车室,记者又来到了联合售票大厅,这里虽然人流熙攘,但与往年春运相比少了些“热闹”的场面,每个窗口排队人数不足10人,排队买票的“长蛇阵”不见了。

  据介绍,今年春运铁路售票窗口、代售点进一步“扩容”。春运高峰期间,上海、上海虹桥、上海南站开设人工售票窗口101个,比平时增加44个窗口,自助售票机198个,退(改)签窗口42个,比平时增加26个。同时,在上海站、上海南站预留2个临时售票处,共32个窗口,以备客流高峰应急使用。上海全市286个火车票代售点也都可以购票、取票。

  铁路作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长期以来成为大多数旅客出行首选。上海是长三角人口集散地和交通枢纽之一,今年与往年春运相比,铁路旅客发送量又有新的增长。春运40天,上海、上海虹桥、上海南站预计发送旅客1030万人次,占上海铁路局春运客发总量的20%,最高峰为2月14日,预计42万人次,接发列车454对。上海站客运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网上售票预售期延长为60天,加之多种购票方式的普及,车票余额信息公开透明,减轻了“窗口”压力。

   不到5分钟开出一列动车

  “2006年春运时,上海站售票方式主要通过车站窗口人工发售,购票队伍排成‘长龙’,有时旅客通宵排队也买不到车票。售票员‘连轴’运转,紧张应对,疲惫不堪。那一年,我们还开设春运售票‘大卖场’,增开36个售票窗口让旅客‘坐’着买票。”回忆近10年的春运组织,上海站客运老职工至今“心有余悸”。

  长三角高铁连线成网,铁路运能得到快速扩张,高铁动车已成为春运的主力军。如今,只要通达高铁、动车的地方,“一票难求”的情况明显得到缓解。“2010年之前,每到春运上海到北京火车票非常紧张,京沪高铁开通后,京沪车票好买了。”上海站副站长王伟红说,2013年12月,上海首次开行至东北方向直达高铁动车,往年东北等方向火车票“全线告急”的情况得到缓解。

  据了解,去年12月10日,长三角铁路再次发力,杭长高铁开通运营,打通了长三角至云、贵、川方向的运输瓶颈,构成华东至中南、西南、华南等地区高速铁路客运便捷通道,上海至中西部地区运能进一步释放。春运期间,上海站、虹桥站高铁动车公交化密集开行,最短不到5分钟就开出一列动车,让春运旅客走得越来越轻松。